但也因葉子皓將第三條寫在公告上,確實引起了全城轟動、一片譁然。
有人在贊城守大人的直率、正直;
有人詫異城守大人此舉的真正用意;
有人在嘲弄城守大人文墨配不上狀元稱號,舉止直白、胸無城府怎麼當好首官?
不說外面看榜眾人的議論與心情,已經準備好要帶女兒拜會新任城守大人的一些世家、商賈、士紳們,卻個個都愣住了。
這麼直白的話,真的是狀元大人的不通文墨?這直白的是警告啊。
城守府的門不好進,送女一路行不通。
那接下去怎麼辦?如何結交城守大人?
本來許多人家覺得,新任城守年輕又是個狀元,那天在街頭見過也是一表人才,加之是農家子弟出身必無根基,此時任何正常人的選擇,都應該是結交各方勢力、鞏固自己的背景。
此時送女為妾固然有損自家顏面,但這等優勢與前途無量的潛力,還是讓人知道一試的。
就算他日葉大人沒能升官回朝,留在這一州之府也是風光自在,難道農家媳婦還能鬥得過他們大戶千金?
以後自家女兒的日子仍然是好過的。
誰知葉大人似乎也知道會有這樣的局面,竟然開口就將路堵死了。
他就不想讓自己的仕途變得更順暢一些嗎?
他就不想要更多錢財為自己的仕途鋪路嗎?
他就不怕因此得罪人而前路難行、甚至烏紗不保嗎?
一時外界議論紛紛,各家也是猜測不已,但所有人都只能先按捺下內心的盤算,決定先觀望一陣再說。
葉子皓卻似乎沒有想過這樣的後果,休息片刻,完成了告百姓書後,他又繼續在六司主簿的幫助下繼續交接事宜、瞭解一些事務。
到了中午時分,大總管就來請示擺宴的事兒,於是大家就將一應文書卷冊收拾掉,就在正廳上擺桌。
除了前衙的差人、書吏從員不在入席之列,有品級的屬官都在,就連一直在旁做記錄的書吏本人,也都在邀請範圍。
葉子皓說得客氣,大家辛苦,一起吃頓便飯,下午還得繼續,明天就要正式開衙受理案子了。
然而他們正吃著飯,前面衙門就傳來一陣喧譁聲,輪值的衙差們已收到了命令,立刻走出去詢問。
知道是來告狀的,就提醒那些百姓,按自己案子的歸類,自去六司門外等著,或者吃了中飯再來。
因為大人們也要吃飯哪,這大中午的,你自己也要吃飯不是?
因為換了新大人,衙差們也不敢太囂張,好言解釋,不敢直接揮杖往外趕。
那些人多是平頭百姓,是看了公告或是聽人說起,想到自家所受的冤屈,也沒多想就跑來了。
而讓他們敢匆匆跑來,也是因為見到新任大人昨天下午到任,今天上午就出了公告。
這樣的效率,他們在青華州住了幾代人,也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