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凰正盤算著,卻讓葉子皓打斷了。
“若真能賺到萬兩,除了族裡的五千兩,可以令許多農門子弟讀書十年外,縣學的錢和接濟鄉領、家境不好人家的錢,不這麼給,不然再多也給不夠。”
“拿來買田,交給縣學管理,田產所出,供寒門子弟免費上縣學,田產記在我名下,不直接給縣學,免得以後老院長不在了,新院長不可靠。”
“到時簽下文契,田產歸我所有,繳稅之後所得,歸縣學資助寒生束脩、增加課業獎勵,有進步的、表現好的,可以獎勵,缺書缺文具什麼的,皆可獎勵,只要記錄在冊,真實可信……”
葉子皓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禁又笑道:“這麼一算,族裡置田產供讀書更好。”
“給錢畢竟有給完的時候,只有置了田產才能每年有收入,還能產糧,有利吃飯。”
“嗯,這樣好,只要讓人知道,你只拿了千兩做上任盤纏,其餘的錢都用來了造福靖陽子弟讀書事兒上,旁人便說你不得。”
“就算有人要彈劾你仗著狀元之名高價賣金,你只要用之有度,每一筆錢有造福百姓的去處,便不怕人說。”
葉青凰提醒著葉子皓。
“嗯,只要能換來錢,我立刻就自己寫自辯信寄往吏部。”
“別忘了吳明方可是吏部的人。”葉青凰立刻提醒他。
別落下把柄讓人抓,此時吳明方怕是還在靖陽沒回京城呢。
“哲煜兄一樣還沒回京,到時我將信交給他帶回去,親自上吏部代我投遞,並且多留一份,若有人在朝堂彈劾,便可為證。”
“再說了,聖上給的是賞賜,又不是說要供起來。”
“我只要用之有道,若他吳明方敢奏我的本,怕是官場上的人也能看出他的品行。”
“畢竟他是從靖陽回去的,不是不知內情,對同科這般,並不是好事。”
聽了他的話,葉青凰便不再說什麼。
葉重義和葉重信也沒有說話,雖然他們覺得,獲得聖上封賜是自家的事,旁人根本沒有資格和權力置喙。
但聽他們說的是造福靖陽的事,又覺得很有道理。
葉子皓畢竟是靖陽出身,如今衣錦還鄉也不能光自己還鄉,總要為鄉鄰帶來福報,才更讓人記著他的好。
而葉青凰想的卻是,未出靖陽先博名,為葉子皓以後去青華州為官鋪路。
到時就由周先生將這換錢善舉傳到青華州去。
就算以後有人敢同樣效仿葉子皓,也得是將這筆錢造福百姓才行,若是換到家中自己用,那就是變相搜刮了。
因而,錢的去向要十分清楚。
“先放風聲出去,到時就在糧行門前公開換兌,只有十錠,應該不要太久時間,這樣旁人就知道你到底得了多少,有縣城人為證,到時把縣城裡還在家的幾位也請過去為證。”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農門凰女》,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