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和爹商量過,然後由爹去和大伯說。
誰知大伯卻反對他從葉家村帶人手遠去,怕在外面遇到什麼,承擔不起責任。
而且找夥計,去青華州本地招人更合算,因為熟悉,他一個城守,還怕被別人欺負了去麼。
所以,他這次回來,便沒有和族裡人說起要帶人手出去的事情。
與大堂哥在鎮上開鋪要招小夥計不同,鎮上畢竟是近。
若跟他去得遠了,思家容易回家不易,若有個病痛甚至危險的事情,他真的擔不起後果,無顏回見族人。
大伯的考慮是對的。
而趙家這邊,也只有趙沐揚和趙沐秋跟他走,舅舅他們都不去,就如他們意料之中,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家裡也還有田地和親族,不能捨下。
不過,葉青楓卻同意讓他帶走銘兒,想讓銘兒走科舉,去外面見見世面,而這些是留在家中沒有的機會。
李氏年後終於又有了信兒,葉青楓答應她,若青華州買賣好做,等她把孩子生下來,就搬去青華州,現在先攢開鋪的本錢。
李氏這才同意讓銘兒先跟著去青華州,左右不過一年後,她也就跟著葉青楓搬去了。
陳家這邊,也只有陳飛和陳杏花兄妹過去。
不過大姑要續租他們在縣城的院子,既離糧行近,又自家能做下生意,到時把桃花姐他們搬過來,也照顧許家一些。
爹孃也決定暫住糧行,先幫著子玉把糕餅生意做起來,畢竟子玉現在要帶孩子,子康又在外頭忙,也不放心。
至少今年是不會跟他們走的。
而爹也私下跟他吐了實情,怕娘突然變成了城守家的老夫人,一時得意忘形會被有心之人利用,拖他後腿,還是留在靖陽安全。
他想想也是,而他最怕的,便是娘揹著他替他安排女人,到時母子翻臉,恐怕又要回到從前的冰寒期。
因此,他反而希望,爹孃得空去青華州住一陣子可以,其他時候還是留在靖陽安老吧。
周子康沒有還完的方子錢,早在他們去年離開時,就交由爹孃來收了,此時回來,他們自然不會再插手,就留給爹孃了。
小弟他帶走,也根本無需爹再操心束脩的問題,家裡還有田,爹孃安老不是問題。
所以一翻商量之後,他能從家帶走的人,還是一群小的們,不過是加了趙沐揚一個能幹活的大人而已。
剩下的人手,就只能到青華州再買再聘了。
出行的人員已定,對族裡的安置卻還沒有,中午在席上,他與族長、族老、村長便說起了過幾天要做的事情。
聽到他那麼對御賜之物,可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又聽說縣學師長也同意,這才安了些心。
“那我們也跟縣學的章程走,全部置田,以後用賣糧的錢來供著先生的束脩,學裡孩子們的紙筆,只不過啊……”
族長爺爺卻是說出一件讓葉子皓尷尬的事兒。
“十里八村的學童都來,我們可以收下,但各村裡也有村塾,咱們不收錢,各村塾怕是就要關門了。”
葉子皓到沒想這麼多,只是想扶持一下各村,回報當初他們對自己的信任而具名為自己證名的事兒。
最後大家一翻商量,改成由族裡聯絡各村,每年給予一些資助,讓各村的村塾能得以維持,若有貧家難處解決不了,可以來找葉氏,能幫便幫些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農門凰女》,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