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轉眼,就見葉青霞在問葉子玉有沒有,直到葉子玉說她也得了一百顆後,這才露出笑容。
葉青凰心裡抖了抖,有些無語。
一個是親妹,一個是堂妹,你還想要一樣的待遇?
你自己的親哥也沒有對子玉和對你一樣啊。
葉青凰將這細節擱在心上,回頭就和葉子皓小聲說了。
“不用理她,若事事一樣,以後還有得拼了。”葉子皓不以為然地說。
再說了,他們與葉青霞又沒有那麼好的感情,他們如今還要巴巴地哄著她不成?
那過去凰兒在家受的辛苦,不是白受了嗎。
在徐家吃了晚飯,大家這才離開,周家的親戚都在糧行收拾了一下湊和住下。
而周家小姐妹和小弟還有幾個小孩子則到了葉家這邊住下。
葉青楓和李氏則是在徐家住的,畢竟他們才是葉青霞的親哥嫂。
第二天清早,陳飛沒有再去叫賣,而是同葉子皓分開行動,找了為頭的同窗和那天在京城街頭找到葉子皓的兩個同窗,還了他們的錢,請他們幫忙傳信兒。
名單是他們寫下來的,但這一百三十八人可不都在縣城裡,因而就需要挨個去找,有的已經外地赴任去了。
留有家人在的,就把錢還與他們,家人也不在家的,只能以後書信聯絡,先欠下這份人情了。
葉子皓沒想到大家這麼早就走了,既是這樣,當初不請他們幫忙還容易一些,如今這人情到是越欠越大了。
好在大部分人還在家裡,只有幾個人任上遠些,就先啟程了。
而葉子皓為此事勞神時,葉重華卻是一點壓力也沒有,正在和吳家商議一起去東華州的事情。
因為昨晚葉子皓在徐家時便告訴了葉重華,鄭家人走了,私塾轉給了袁先生,袁先生還請了幾個舉子來當先生的事。
這麼說來,鄭傢俬塾只會做得更好,而不是如吳家原來的預測,城西這塊學童無處讀書。
因為吳家一直就沒有舉人,因而,吳家知道這訊息後,便有些生了去意。
再怎樣府城的機會也比縣城大,但他們同樣有些擔心,萬一去了卻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再搬回去的話,折騰下來,會更加影響在縣城的私塾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