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上的酒一直喝到了下午,中途葉子皓又喊陳杏花和趙春杏去廚房炒了幾個菜出來添著。
客人也不計較,他們的目的仍然是商討方案,有了章程,以後各據一方也好配合默契。
快黃昏前,才總算是意猶未盡地要離開了。
“子皓高才,只恨相識太晚,也怪你之前不肯現身,讓我們少了暢談的機會。”
起身之前,顏榜眼便埋怨地調侃著葉子皓。
“我們還有機會,那些個已離京的人才是沒有呢,哈哈哈。”探花便笑了起來。
這話也有道理,他們以前不認識葉子皓,透過考生之間的傳言難免有失偏頗。
他們心知不能以一方閒話來定論一個人,但葉子皓也沒有為證名,大家沒有機會認識他。
這也是為何顏榜眼在熟了之後,要有此一怨了。
“東華州是我家鄉,我三叔尚在顏兄麾下,多的是機會。”葉子皓便拱手笑道。
“那是,回頭我就先去靖陽走走,反正還有時間。”顏榜眼也笑了起來。
“那兄弟就只能等你們回京述職時,再來請你們喝酒了。”留在京裡的探花便道。
三人能奪下會試和殿試頭三名,自然都是有常識、有見識的聰穎之人,一翻談論便有了同袍之誼。
當然這同袍不指過去,而是將來。
三人都很清楚,兵田策若有成效,他們的前途更不可限量。
三人又說了會兒話,顏榜眼二人才告辭,葉青凰聽見外面的寒暄聲,便出來與葉子皓相送,由陳飛趕馬車送他們回客棧去。
走之前,有葉青凰交代的兩籃子糕餅已經裝好,直接就送給他們了。
得了兩籃子糕餅,可把那倆人高興壞了。
“這是大禮,我們就卻之不恭了。”
“多謝!多謝!”
倆要歡喜地離開了,這頓酒吃到現在,今晚吃不吃飯都無所謂,有餅子可墊,明天還能帶在路上吃呢。
在回去路上,倆人還感嘆,難怪葉狀元在京城街頭就誇自家賢妻,果然是賢妻,事事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