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下旬小年將至,又近年關時節,京城裡更加熱鬧。
再加上各地考生陸續到京,京城許多客棧都宣告住滿,就連一些小客棧的通鋪都有結伴而來的寒門舉子包了屋。
一時之間京城裡話題最熱的便是本次春闈。
春闈往期有時在年前、有時在二月裡才開始,今年是正月十五開始第一場。
因而離京城遠的考生就只能提前趕到,自己估算好時間了。
今年卡在正月裡,他們不能在家過年了再出發,也不能在正月裡趕回家。
三年一次的春闈一共要考三場,每一場要考兩天,之後再歇上兩天。
也就是說考生要在禮部考場連呆兩天才能出來,當然你可以提前交卷,否則就吃喝拉撒都在那小格子間裡待著。
若是有誰水土不服、吃不了苦、染了風寒或得了熱症,就只能怪病不好了。
當然三場下來得有十天時間是緊緊地懸著心的。
第三場結束之後的休息時間就不用擔心了,回住處睡個安心大頭覺,醒來再等放榜就好了。
若是心寬些看得開一點,這時候就是各地考生們四處遊玩、談文論典、結交其他考生的時候了。
而那時正是早春時節,南方的春天風光正好。
因而三年一期的春闈,也會被許多舉人當作京城一遊的聖地。
之後等結果出來,頭三榜共三百貢士們上朝面聖,殿試取三甲,這才是金榜題名,也叫金殿題名。
聖上出題,根據成績和反應能力,最後御筆為狀元、榜眼、探花提名,此為頭甲,之後二甲、三甲就由禮部或禮部會同太師來裁奪。
三甲受封,賜以進士及第匾,頭甲則是狀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
接著便是根據不同等級等官缺,或是很快就有合適的官職等著他們。
再之後便是京城權貴的邀約,各種赴宴。
這時候就看一個考生如何在官場經營人脈、謀求更好出身了。
若是不得掌權者重用,就算考上狀元也不一定有好出路,若是得了京中勢力的垂愛,說不定普通進士也比一個御筆狀元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