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掌櫃算算時間,也知道他們就這幾天能到。
他與中人也打過商量了,冬月底租屋能到二月底,剛好三個月。
若是多出來幾天,就折價按天算也好,中人答應了,因而一路上,領路的夥計也把情況說了一遍。
大家聽了頓時心安不少,按天算,就算超出幾天也付不了多少錢,比原先擔憂的多出一個月房租要強太多了。
第一處去看的院子就在隔了兩條街的一條小街上,這裡也有幾家店鋪以及更多的百姓家,一條條巷子縱橫穿梭卻還算寬敞乾淨,路上不時有人經過。
是一處獨門小院落,庭院比他們在縣城的還大一些,鋪了石子小道,一角種了棵桃樹和石榴樹,此時枝葉枯敗看不出生機。
另一邊有個小花圃,種的矮從蘭草,東廂屋角還有幾株四季竹,尚有綠意點綴著。
東廂屋有兩間,西邊是敞軒和一間雜屋,正房也是一明兩暗格局,另有個後院,廚房、柴房、糧倉、茅房都在那邊,也有口水井。
“這裡原來是一個客居在此的太學先生住過的,那位先生已經升任學政司巡查使,他去年接了家人過來另外接了宅子,這邊便租給人住。”
“上一位住客是他老家的同窗好友,剛搬走不久,一時也沒有人來問,我們掌櫃就請中人留下這院子,看你們可中意不。”
夥計手頭只有這座院子的鑰匙,因而最先來的就是這裡。
劉掌櫃和中人商量之後覺得,按照葉子皓提過的要求,他們應該對這座院子最滿意。
只不過這一片雖不偏僻,但獨門獨戶除了斜對面有戶人家的大門開在這邊,其他不如在縣城時方便。
縣城的巷子沒有這麼長,鄭家在隔壁聯絡起來也方便。
而從周掌櫃那裡瞭解了葉子皓的情況後,劉掌櫃也有些擔心這太過清靜的宅子不合葉子皓的意。
剛把院子全部看了一遍,葉子皓和葉青凰都沒有表態,畢竟這院子比縣城的稍大一些,但月租三十兩,而他們在縣城的一年才四十兩。
這時中人已得了訊息匆匆跑過來。
中人是個中年大漢,面目和氣,說話卻是聲音宏亮,看著是個爽朗的人而非奸詐之徒。
“這宅子出去到街上也就是百多步路,並不偏僻,附近又都是居住的百姓,我以熟悉這一帶的中人名譽保證,這裡都是本份人家,外頭開鋪的人家也都好打交道。”
“你們就去外面逛街也就是再走一、兩條街,平日添置柴米油鹽也方便,後門出去也是一樣的情況。”
“再說後門對面也有人家的門對著,你們家小孩子多,我建議你們將大門栓好,這樣舉人讀書也更安靜,平日就從後門出去。”
中人健談,立刻就以這宅子穩租出去為前提,對葉子皓他們提議著。
葉子皓看了葉青凰一眼,於是又問其他地方的宅子情況。
出發前說過的那幾處宅院大半租出去了。
這兩個月還能留下來的,四十五兩的別苑有兩處,果然是帶了比這邊院子大些的小花園的,還有座涼亭,位置也偏僻一些,因為四周都是有錢人家的大宅院,拉開了比鄰的距離。
還有三處則是城西以及城西南一帶,是在諸多院子裡由劉掌櫃挑出來的三處,十兩的直接沒要,有兩家十五兩和一家二十兩的。
葉子皓一聽便細細打聽十五兩、二十兩的位置。
“有勞中人帶我們去二十兩的那處看看。”
透過中人的描述,葉子皓與葉青凰、陳飛走到一邊商量了下,立刻決定去看看實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