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儘量做賺頭多的高價生意,既賺得多,也避開了舅舅他們的一文錢生意。”
“若說去縣城也行,但你還是丟不開大嫂,而我們肯定不願意大嫂去,這個問題我們不會妥協。”
“其實,若要人來縣城幫我們,我更願意讓舅舅他們到縣城幫忙,至少舅娘她們不像大嫂那樣,也能貼心幫我。”
“不過目前若大姑他們願意,也是不錯的,大姑還能照顧我。賢表哥在家還有王家幫忙。”
“表嫂嚐了甜頭,只怕更願意和自己孃家一起,賺的錢她自己拿了,也不知若大姑他們回去收回公帳,又會不會引起麻煩,唉。”
葉青凰說到這裡竟是一嘆,王氏和李氏的不同,在於王氏沒有相比之下更好的出身,也沒有那份膽氣囂張。
“傻丫頭,你大姑當家這麼多年,還能讓個媳婦爬到頭上不成,這事他們自己會處理,你就別操閒心了。”
葉重義聽了不禁好笑地橫了葉青凰一眼。
不過葉青凰說的話,卻聽進了他的心裡。
趙家在人手上分配自然是最好的,人多,若分一房到縣城去,也能減少鎮上的競爭壓力。
縣城生意當然比鎮上更好做,趙家並不吃虧,於趙家和青楓,都是好的。
趙家三個舅娘如今和凰兒關係好,自然也會照顧她。
但相比之下,凰兒的大姑若過去,關係也更親近一些,況且又有陳飛和杏花在那裡,他們也是一家人。
但是……
“陳家還有地,你姑父怕不能一直住在縣城裡,家裡也還要料理,趙家最大的優勢就如你說的,人手多。”
“但你大舅娘在家也忙,畢竟是長媳,你二舅娘又要帶沐光,沐光剛滿三歲,啟蒙太早,帶在身邊又花精力,你小舅娘最是方便,可沐文明年又要啟蒙了,若是跟著你們也能……”
“明年怕是沒精力再帶啟蒙學童了,就是銘兒他們幾個,最好先送到鄭家去讀一年。”
這時,葉子皓開口,又看了葉青楓一眼。
“鎮上私塾怎樣我是不清楚,但銘兒最初的讀書情況,我感覺到,鎮上私塾還是流於表面功夫,不實在。”
“鄭先生是個務實的人,我與那幾個先生都交談過,是有實才而且品行端正之人,在那裡讀書自有受益。”
“雖說普通學童一季要十五兩束脩,讀三季要四十五兩銀子,但你想,你今年已省下三季啟蒙束脩,再加明年春天一季,你還是划得來的。”
葉青楓原本聽說要四十五兩,確實嚇了一跳,但被葉子皓這麼一算帳,又覺得有道理。
想了想,他便道:“好,明天夏天就送過去,讓你也輕鬆一點,多些時間準備鄉試,春天就勞煩你再帶著些,畢竟他年紀還小,還是蒙童。”
蒙童的束脩,在鎮上要多五兩,在縣城……
在鄭傢俬塾可是要多十兩,蒙童都是鄭先生花心思在教的。
見他轉得過彎來,葉子皓自是同意。
他現在只擔心,用他自己的教法,會否與私塾的教法衝突,銘兒習慣了他的學習方法,又是否能再適應私塾的夫子指導習慣。
夫子帶讀、解惑、練習居多。
而他則是直接教學習方法,累積、練習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