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凰又讓趙春燕把那幾幅小繡品拿出來,趙春杏則和陳杏花去廚房裡做飯了。
舅娘就在屋裡陪葉青凰說話。
雖然舅娘說她們得了許多好處,但趙家一直在回報他們,並沒有理所當然地佔著便宜。
遠的不說,就說這次,不但帶了二十斤豬肉過來,還有外婆這些日子做的幾雙鞋。
雖然不是棉鞋,但冬天一過就能穿,有爹的,還有青喜和蓮兒的,一人兩雙。
而棉衣棉鞋,則是大姑早就做好了。
都知道她繡花忙,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幫忙,幫她分擔了許多事情。
這份心意,葉青凰自然都記在了心裡。
而爹有這樣的親人關心,也是大幸,若都像自家那幾個人,也太苦了些。
葉青凰將小繡件拿出來,一一和兩個舅娘講繡法,有了之前的經驗,到是很容易記住。
之後將繡件與布料、縫衣針線放在一起,打了只包袱給她們。
她們如今很少繡小件兒,都是繡一兩銀子的繡品,空隙時才會繡小件兒。
三妯娌如今同心賺錢,關係到更融洽了,繡著葉青凰的花樣子,還能得老太太的指點,繡藝又精進了不少。
葉青凰的娘就是老太太教出來的,不過青出於藍了,但老太太指點一下還是可以的。
只不過年紀大了眼神兒也不好,自然再繡不了這麼精細的東西,如今身子大好,就會幫著做做衣裳、納些鞋底兒,也是為媳婦們分擔了不少活計。
趙家家風好,又沒分家,關係融洽和睦,如今又賺了錢,還都是穩定賺頭,心裡火熱,勁頭十足呢。
說完了花樣子,大舅娘就起身去廚房幫忙做飯,二舅娘繼續陪著葉青凰,說一些安胎的小經驗,生產、坐月子的小經驗。
熱心的舅娘把想到的都仔細說了,葉青凰也不嫌悶,都認真聽了。
畢竟她的娘已經不在了,婆婆又是那樣兒,如今安胎要注意的事項,還是六爺爺和六奶奶叮囑。
也是可憐了。
今天又聽舅娘說了許多,自然不敢輕忽,東一點、西一點,攢起來都是實用的經驗,對她只有好處。
一直說到廚房喊吃飯,二舅娘忽然看著葉青凰,露出擔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