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霞丫頭有喜了,家福派了小廝專程去了趟鎮上報了這喜訊,才一個多月,不敢奔波,中秋回去一趟葉家村可不容易。”
“你爹就說中秋到縣城來過,一家人還是可以在一起,就像端午節那樣。”
葉張氏解釋原由,葉青凰便笑了起來。
沒想到訊息來得這麼快,葉青霞有喜了這是好事。
徐家人定會歡喜,從此也會高看她幾分,她也能在徐家站穩腳跟。
而葉家人也會鬆一口氣。
同時對葉青霞來說,這本是她自己想要的歸宿,如今也已求仁得仁。
“如今青霞有喜,你們姐妹也可以好好說話了。”葉張氏又有些感慨地說道。
“可不是,不用怕她心裡難受了。”葉子玉便笑了起來,又垂眸摸摸自己的肚子,滿臉歡喜。
她的月份也漸漸大了起來,但她一點也不慌張,有嫂子安胎的經驗在前,她知道什麼情況下能做什麼事情。
葉青凰卻是沒有說話,姐妹,不是她和葉青霞,而是葉子玉和葉青霞才是。
葉青霞老早就不當她是妹妹了,最多現在不爭吵了而已。
陳葉氏卻在一旁抹起了眼淚。
“娘,這是好事情,你怎麼還哭了呢。”王氏見了不由擰眉。
“我這不是替霞丫頭高興麼。”陳葉氏扯了扯嘴角想要笑卻聲音有些哽咽。
葉張氏也是一臉感慨,就和大姑姐說勸了幾句,兩個當孃的婦人很是理解這份心情。
葉青凰默默看著,有心想說,葉青霞沒有娘在,如今有了喜,孃家長輩是可以去看看她的,這也是她的面子。
但後來一想,葉青霞有喜也只是報到了鎮上去給爹知道,並未告訴同在縣城的二嬸和大姑,這親疏立場,就算不說,也是各人自己理解吧。
葉青凰便閉了嘴,沒有多事。
葉張氏一邊逗著小吉祥一邊陳葉氏在說話,葉子玉要去如廁,卻朝葉青凰使了個眼色。
葉青凰便起身跟去。
“嫂子,我要不要把你安胎的那一套告訴青霞呀?”葉子玉走到茅廁外面才問葉青凰。
“這個有個人不同的情況,但作為經驗,知道了當然更好。當初我也向許多人討教過如何安胎、如何坐月子、奶孩子的。”
“咱們村的長輩還有嫂子們,還有趙家舅娘們,還有大姑……都把她們的經驗告訴了我,而我還要聽六爺爺和六奶奶的叮囑。”
“你是看著我的情況,再在孃的照顧下安胎的,情況又有些不同。那青霞的情況……”
葉青凰說到這裡頓了頓,忽然低聲道:“徐家富貴,一直只有家福和青霞與咱們葉家往來。”
“所以啊,這種事情你在聊天時提一提便好,不用特別去叮囑什麼,但可以提醒她一句,按時請醫。”
“聽有經驗的郎中建議,好過聽婦人的,畢竟婦人不懂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安胎的情況來調整。”
“等胎兒穩了,也可以回去葉家村讓六爺爺和六奶奶看看,一個老郎中、一個接生婆,咱們村多少孩子順利出生,不都得虧他們麼。”
葉青凰只能把建議說到這份上,葉子玉便有些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