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其實是將原來的茶樓豐富了經營,再加上原本糕餅生意做起來,已有自己的優勢。
“嗯,我今天提醒過大堂哥了,若李氏不賢、又懶,就和糧行那樣,找個負責洗衣做飯的鎮上婦人。”
“這些活兒要麼李氏做,要麼就出錢請人做,到時別又埋怨少賺頭了就是。”這增加的成本,當然都會從要交給李氏的那筆賺頭裡扣。
難不成還要從銘兒的讀書錢里扣不成?
交公帳的錢是身為長子必須承擔的責任,若是以此為由扣錢,也會讓外人說道不是的。
但若李氏再埋怨到葉重義身上,那就真離休棄不遠了。
李氏的不賢不孝,早就鎮上皆知,但過去到底沒有常住在一起。
如今葉重義這個公爹也住到了鎮上,以後若有矛盾,是很明顯也容易激化的。
到時只要葉重義一句話,李氏就得掃地出門,旁人也不會同情她。
就不知李家人是否明白?是否有教過她這後果?
但這些,已不是葉青凰和葉子皓該去管的事兒了,此時只是做為旁觀者,在這裡私議一下罷了。
第二天吃了早飯,葉重義就帶著自己的行李和那兩個揹著包袱的少年,再次去鎮上。
兩個新任小夥計從這一天起就開始算工錢了,而這一天,葉青楓的糕餅鋪子也正式開張。
只不過沒有葉家其他人去幫忙。
小兄弟和銘兒則由昨晚同回的趙沐揚趕著馬車帶回縣城,也把馬車趕了回去。
接下來他們不會再老往家跑,就等葉青凰生了孩子之後再回。
而葉子皓也從這天起,開始收心讀書,楊先生在與他詳談之後,答應了讓他二十九考試,並要求他不許洩題。
其實六月的月考,已經只剩下一半人還在堅持了。
因為當初老院子的放話,有許多人透過最近密集的學習和考試,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放棄了最後的拼命,決定只等鄉試時去見見世面,不行就三年後再來。
也有一批人還在堅持著,領頭的仍是兩個案首。
只要不洩題給另一個案首,其他人就算知道了題,除非搞到標準答案,否則成績也不會有超過案首的表現。
但就算這一個月有出人意料的成績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