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十,葉重義他們就回了縣城,並未在家中多呆。
這次回去他們也沒有為葉重華張羅滿月宴的事情,只是去做客喝酒。
有葉老太太在,葉張氏也只是去幫著泡茶,招呼了一下村裡客人,盡到當嫂子的一點責任。
但葉張氏與老太太的關係卻只是不冷不熱地維持著,她依然無法釋懷她兒子被這老太婆欺負的事情。
初八喝了滿月酒,順便把剛收的麥子點了點,把村裡工錢付清。
當天葉青楓和葉青柏也有回去,葉重義直接按地頭價將族裡人幫忙曬乾的麥子各賣了五百斤給他們。
這已是最划算的價錢了,兄弟倆也沒異議,葉青楓不但把麥子錢付了還把兒子夏季束脩也交給了爹。
他有現成的廚房當作坊、有鎮上資源可用,生意很快就做起來了。
他挑了多年擔最擅長算小帳,自然不會因爹不在家中而不把錢交出來。
他每天晚上算帳時,就把所賺去掉成本分成了三份,就算是李氏抱怨,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定。
這次回來自然就把錢都交出來了。
而且就在酒桌上,他把葉青柏訓了一頓,讓他也及早打算,不要一直辛苦一直忙,到頭來還供不起兒子讀書。
而且前些年就算他們只顧了自己的小家而忽略了爹和小弟小妹,如今也該有所長進,公帳應該交起來,不然以後就別來佔家裡便宜了。
有大哥比在前頭,如今也得了不少手藝好處的葉青柏,其實最近因為跟周家合夥而事事計較,其實心裡也有想法了。
因而,精明如他便順著大哥的意思,也答應就和大哥一樣。
大哥怎麼劃分賺頭,他也怎麼劃分賺頭,大哥交幾成,他也交幾成。
不必管賺多賺少,多賺多交、少賺少交,這本來也是公平的事情。
葉青柏就在酒桌上表了態,又有同桌和鄰桌族人作證,就算周氏著急想反對,也不敢在這氣氛上吭聲。
他們在家住了兩天,初十會有糧行的驢車來拖糧,就把葉青柏那五百斤也搭了過去。
而葉重義和葉重信他們早已與族裡又交代好種紅薯、黃豆、插秧的事情。
他們下次回來,就是五月中旬了。
而葉重義,除了提醒娘回家收拾自己的東西,畢竟她已經選擇了跟三房過,家裡也沒人時時替她收拾屋子,別到時候東西放壞了怪他。
看著兒子那般淡漠疏離地和自己說話,葉老太太便紅了眼眶,想罵又想哭,最後一臉委屈地啜泣起來。
然而,葉重義卻只將鑰匙交給了她,便說下回他再回時,那屋子就要另作安排,畢竟他的孫兒也大了,該分屋了。
當這話說出時,也就意味著,葉老太太再也回不去大房裡了,大房裡她住了一輩子的屋子再也不會任她使用。
葉老太太終於啕嚎大哭起來,大罵葉重義不孝,要將親孃往外趕。
而葉重義卻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什麼話也沒說便走了。
也不管她何時去收拾自己的東西,葉重義初十上午就同大家一起回了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