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剛回,屋裡都還冷著,我們這現成的先烤烤火。”
鄭夫人不但帶了燃炭火盆過來,還帶了一小簍炭過來。
大家見了立刻歡喜地跑了過來,葉張氏也大喜過望,沒想到這隔壁的夫人還真是熱心。
葉青凰連忙道了謝,卻讓陳飛趕緊把細柴棍在大火鍋裡先架了個空心架子,再將鄭家的燃炭連灰一起倒進去。
又在上面鋪上幾塊炭架起一定空間,再把細柴往上鋪,先把大盆火燒起來再說。
沒想到葉青凰並不急著灶火,而是要借用自家的炭火引燃她家的火盆。
鄭夫人便不再說什麼,讓兒子將自家的炭盆端了回去。
葉青凰又道了謝,見鄭夫人要走,連忙看了葉重信一眼。
葉重信正搬著東西呢,這時便出口相詢,知道私塾剛剛開課了,便沒有將小的們直接帶過去,而是先提了一籃子糕餅,跟在後面去鄭家。
鄭夫人見他專程去送這個,而不是交給自己帶回去,不由驚訝。
鄭夫人以為只是桂花糕,也沒打算拒絕。
這些天家裡都沒葉家的桂花糕吃了。
只是葉重信卻又詢問鄭先生,知道鄭先生在帶班後,這才說明來意。
鄭夫人聽了大吃一驚,但隨即一想便又能理解了,她立刻就去把鄭先生喊了出來。
聽明來意,鄭先生便道:“三個孩子四十兩,雖然我不親自帶,但我們的先生都是有學問、有經驗的,葉兄大可安心。”
“能送到鄭家,我們自然是安心的,客氣話我也不說,只希望我家的小子們不要拖後腿,若有頑劣之處,先生大可訓誡。”
葉重信便拿出銀兩,又對鄭家的優惠再三道謝。
銘兒去年在鎮上啟蒙,後又跟著葉子皓一年,偶爾鄭先生過去找葉子皓,也會看到他們讀書的情況。
因而,鄭先生並未要求銘兒重進啟蒙班,而他家啟蒙班一季束脩是二十五兩,普通班是十五兩,待考班是二十兩。
啟蒙班和待考班剛好是他主要帶著,有個今秋也要去參加鄉試的先生輔助。
偶爾他的長子也會幫忙帶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