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剛滿七歲的孩子,還是一個沒上過塾的女孩子,能認得一千個字已經很不錯了。
這對於小妹來說,其實是給她樹立一個大目標。
但小妹和銘兒如今都在跟著葉子皓讀書,除了銘兒能寫的字多些,在讀書進度上,已經越來越接近。
畢竟小妹也在啟蒙年紀,算是趕上了好機會。
像陳杏花和趙家姐妹,她們感興趣的就是繡花,奮鬥目標也就是繡花。
讀書寫字的時間自然沒有這麼多,也就是葉子皓教新字時,或者背詩時,會過去聽著。
後來趙家姐妹搬來葉家村,只能每天把跟著學過的字在地上練習,哥哥便做了沙盤給她們,有時葉重義也會教她們寫字。
如今她們又住到了一起,既能寫字又能繡花,昨晚都高興得要睡不著了。
此時嘰嘰喳喳都很興奮地看著凰姐姐教她們繃繡面,趙春燕沒有任務,也在一旁看著。
教完繃繡面和不同繡面的注意方式,之後就把葉子皓在縣城畫的“錦堂春”拿出來。
為了更形象讓她們理解,紙張也裁成了繡面大小,直接擺在繡架上,讓她們仔細感受、比較了畫面和區域性圖的大小。
葉青凰的繡架要比她們的大得多,繡面自然也大得多。
而畫的尺寸就是照著小繡架的規格畫的,葉青凰自然不需要做參照。
等她們看熟之後,就將那幅畫貼到對面的牆上,讓她們抬頭就看得見,時時能做參照。
之後指點了她們起針、定位,看著她們下了針繡了一會兒,葉青凰這才起針。
她的繡面大,不是要把區域性圖相應放大,而是留白到最後增加七彩光。
她巧妙地讓小姐妹避開了七彩光部分,這樣她們完成的繡圖一樣完整,揚長避短,只要不繡糊,價錢就能穩住。
之前陳杏花繡的,也就在糊與不糊的入門處。
繡圖的價錢,優於質量,再是大小,不是說你繡了那麼大幅圖,哪怕糊了也應給你許多錢。
但若繡得好了,大幅圖的價錢自然就能成倍漲上去。
葉青凰用小繡件教了她們許多入門知識,再用大繡件帶著她們賺錢,能繡大件賺更多,誰願意將時間花在小繡件上?
只不過葉青凰不會拿錢去鼓勵她們的積極性,而是拿繡技。
小小年紀若只認得錢,心態會穩不住,若是繡糊了還不哭死?
葉青凰指導了陳杏花和趙春杏動手之後,就讓趙春燕繼續繡小繡件,繡完了就接著繡一樣的花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