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家就在村口擺肉案,每天都和鎮上大屠夫有生意往來的,眼下殺年豬的人家多,忙得很。
寒暄之後,葉重義吆喝小的們都站遠一些,葉重信領著葉子皓和趙家兄弟去後院豬欄裡趕豬出來。
趕出需要經過廚房,小兄弟拿著掃把攔著,不讓豬在廚房裡亂拱,一致往前院裡趕。
豬夫就在這邊接著。
家裡還有兩頭豬,一頭都有兩、三百斤重,一併殺了自然熱鬧,附近的人家也來了不少人看熱鬧,幫著在院子裡打下手。
葉家村聚族而居,冬至日,族裡會殺年豬,會擺幾口鍋燉幾副豬上水、蒸糯米腸、準備些蘿蔔和大白菜,村裡人都可以自帶碗筷去吃,也可以夾些回家。
算是族裡的一個熱鬧事兒,這時候就算不是葉氏族人,只要在村裡住著,也是可以去的。
族裡也會拿酒出來,喝酒的都可分上一兩杯,場面很是熱鬧。
當然,族裡按族譜分肉也是一大盛舉。
家有兩代人的分十斤肉,有三代同堂的三十斤,四代同堂的就四十斤了。
若是有四代同堂但人丁不多的,自家不用殺年豬,四十斤肉就夠吃了。
因而,幾代人下來便有了不成文的規矩,族裡殺年豬在冬至,其他人家殺年豬就在前二後三幾天裡。
再根據分肉情況,決定自家要不要再殺年豬,或者與人合分一頭年豬。
像葉重義家,就是四代同堂,雖然葉老太太剛剛分到三房去,但今年的年豬份額依然在葉重義家。
而二房裡,雖然葉青凰有了身子,但孩子未生,仍然不算份額,葉重信家只能分到十斤。
葉重華若回來,也只能分走十斤肉,往年他不會專程回來,但都是葉老太太幫領了,幫燻成臘肉再給他的。
這還只是他們家三房,其他人家也是幾房人的,都很熱鬧。
因而,族裡每年殺十幾頭豬,其實也沒剩下多少,但還要留一隻豬到年前殺,用來祭祖。
祭祖剩下的肉,用來供給家廟。
當然,族裡分年豬肉,族人也不會白得,小年前後,會去族裡添香油,有的用油,有的用錢。
就像當初葉子皓給族裡添香油錢五兩銀子。
不然族裡也沒有那麼多能力每年供應族裡那麼多好處了。
但族人齊聚,場面熱鬧,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