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除了感慨葉家人情冷暖,感嘆葉青凰這個養女的命運,剩下最多的聲音——
便是葉老太太的選擇。
剛才葉重信已把話撂下了。
要麼帶著公帳回去,把帳算清楚,了了前事,以後還在大房過生活;
要麼不回去就跟三房過,公帳就用來抵大房十年奉老銀。
其實這也意味著,葉老太太帶走的公帳數目,不會低於十年奉老銀所需總數。
那到底是多少錢?
有人壓低了聲音提醒:“二房一年可是四兩!”
十年四十兩!
“在咱們縣城裡,四十兩不算什麼,但在村子裡,有四十兩的人家,可算日子好過呢。”
“哎,你別忘了,還有二房每年孝敬的錢呢,一個老太太攥著好幾十兩銀子在縣城十個月不回去,也真是……”
“幸虧不是我娘,不然我早氣死了。”
“人家大房不就差點氣死麼……”
“攤上這樣的娘,也太可憐了。”
“都是葉重華那壞水唆擺的吧,一個老太太再鬧騰,哪有那麼多心眼兒?”
“這麼多錢怕都給葉重華用掉了,這偏心也是偏得沒邊兒了。”
“別說了,葉重華可是秀才,反告咱們抹黑他名聲,咱們還得白受氣。”
“走了走了,葉家的事兒已經明白了,看他們自己怎麼商量吧。”
“可憐了葉案首哎,憑白被人潑髒水,被人算計……”
“案首娘子到是個不錯的,口齒伶俐,說話也清楚。”
“連小媳婦都出來對質了,也是被逼得無路可走了吧。”
“這種孝女,難怪葉家不嫁出來,自家留著了,換了我,我也不願意她嫁出去。”
“誒?你們說,那徐家媳婦在孃家又是什麼樣兒啊?她們誰是姐姐、誰是妹妹啊?”
“我聽說,養女是妹妹,小一歲呢,不過如今變成了堂嫂,要改口呢。”
“原來是這樣啊,那妹妹都能繡花賺錢為爹治病又還債的,姐姐怎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