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開鋪,首先要有個鋪,然後得有貨源,最後才是買賣。
但他們現在沒錢買鋪,因而,剛才說得最多的,便是南來北往的生意,賺差價。
也就是說,將外地的貨運來本地,再賣給本地的鋪子。
這就需要成天在城裡跑的陳飛,去了解縣城那些鋪子的大概行情。
無需挨家去問,只以平日的觀察積累起資訊,便可做出一些判斷。
比如城西的布莊都賣什麼樣的布,生意如何,城東的茶葉貴不貴,哪類茶最好賣,什麼糕點最得客人歡喜。
就算將來他們只開一家糕點鋪子,也要先了解客人的消費能力。
而雜貨鋪則是葉青凰自己最熟悉的行業。
當年葉重義走販,可不是如今葉青楓挑貨郎這麼簡單。
他走南闖北、居無定所,做的也就是將不同地方的貨賣與不同的店鋪,賺著差價。
有時還會加入商隊,有時也會在一座大城市停下來,以貨郎的方式瞭解當地的行市,再選擇進什麼樣的貨。
若是能將爹治好,帶著爹一起走,他們能事半功倍,少走許多彎路。
只是現在,葉青凰只能先計劃著,而不敢將一切想得太美好。
但今天受了刺激,有些話,還是說了出來。
灌好湯婆子,每人發了一個,葉青凰把自己的那一個給了銘兒。
這裡只有銘兒最小,又是一個人睡,放兩個湯婆子就更暖和。
小姐妹是一張床,也有兩個湯婆子,最不用擔心的便是她們了。
陳飛又給大家送熱水,大家洗漱泡腳之後,便在暖和的被窩裡躺下了。
善後工作,由葉青凰來完成。
葉子皓檢查完了小的們今天的課業,就著他們還未完全乾涸的墨汁,寫了一封長信。
果真是將今天發生的事,整個過程就像寫訴狀一般寫了下來。
沒有另外給爹和大伯再寫,到時族長看了信一定會告訴他們的。
等他寫完,就鋪在桌上,再把火盆拿灰埋好,便來廚房找葉青凰。
小倆口這才相擁而立,什麼話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