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已經整理好了自己的課業,送了過來,葉子皓便懶洋洋地翻看起來。
“子皓,我兒子還沒過三歲生辰,明年可以送來由你啟蒙麼?”葉青柏便問。
“二堂哥也太心急了,這麼小的孩子,我還得抱著他上課呢。”葉子皓笑了笑,看向葉青柏。
“像銘兒這般,滿了五歲的,我還得手把手教他寫字,帶著他一句一句地背書、認字呢。”
葉方銘這年紀,才是啟蒙的最佳年紀,一開始,也還是要先生費許多心思的。
不說一對一授業,一個先生也只帶幾個啟蒙生,因而,在私塾中,啟蒙生的束脩最高。
等教上了道、領入了門,去了其他班才會降束脩的。
所以葉子皓這隨口一說,頓時讓葉青楓和葉青柏兄弟倆,都露出尷尬的神情。
葉青柏還好,葉青楓臉更紅,只因銘兒自己告訴過他,大堂叔確實是手把手教他讀書寫字,還幫他洗澡洗頭呢。
誰家先生有這般細緻周到?還管吃管住管新衣裳,將兒子送來這裡讀書,他確實受益最多。
“二哥再等等吧,若拓兒到了啟蒙年紀,若我們還在縣城,你只管送來,和銘兒一樣地讀書。”
葉青凰見大哥慚愧,二哥不高興,連忙打圓場,把話說得好聽一點。
“那時,子皓怕已是金榜高中,平步青雲,哪裡還有空教子弟啊。”
葉青柏撇撇嘴,心裡的不高興,便隨著說話流露了幾分。
“呵呵,這有何難,只要大哥和二哥捨得兒子離家,我們帶著銘兒和拓兒,教他們十年八載的,又有何難。”
葉青凰卻淡定一笑,許了個很大的承諾。
這可是一塊十分美味的大餅,前提是,你敢吃。
只不過,李氏連讓兒子來縣城都不願意,在家變著法子鬧。
那周氏,又樂意將自己立身倚仗送出去?
就算不為名不為利,兒是娘身上掉下的肉,自小不離身邊左右,會接受母子分離的痛苦?
只不過,葉青凰許下這美好的前景,卻將難題丟給了兩個兄長。
葉青楓和葉青柏果然表情複雜,半天沒有開口。
“你們倆,去把《千字文》默寫一遍,不會的字留出來不寫,等我看過之後再補上。”
葉子皓的聲音突然響起,卻是在給小兄弟佈置任務。
小兄弟這些天都是在寫字,如今他們已經可以提著毛筆、沾了墨,直接在紙面上刷刷地寫出清楚可辯的字了。
以前,他們可是隻能拿了樹枝在泥地上寫寫劃劃呢。
葉青凰第一次給葉青喜買紙筆時,葉青喜還緊張不安,覺得有一支劣筆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