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今天,竟然有兩家鋪子都買了,還有一戶人家的婦人買菜回來,在路上撞見,攔著買了幾塊。
陳飛見桂花糕果然好賣,心裡喜滋滋的,勁頭兒十足,走路生風。
家裡,葉青凰和陳杏花也很快收拾了廚房,把磨盤和一應工具都洗刷乾淨了,就去繡花。
陳杏花繡花,只是練習一陣,之後多的時間,就用來納鞋底兒。
葉青凰手頭有不少布頭,陳杏花也開始做鞋,先做的是小兄弟的鞋。
葉青凰知道,她也是在幫自己分擔。
中午,葉子皓與陳飛結伴而回,陳杏花已按葉青凰的要求,酸菜蛋炒飯,一人吃了一大碗,剩下的米湯也喝光了。
下午,葉子皓不需要再出門,先認真學習先生留下的新課業。
這般簡單而忙碌地幾天過去,轉眼就是葉青霞出嫁的日子。
也是徐家病弱公子徐家福成親的日子,這事兒早在城西傳遍了。
都知道徐家娶的是葉案首的堂妹,背地裡自然也是議論紛紛的。
只不過,葉案首到底住在哪裡,知道的人並不多。
只因葉子皓低調,不結交別人,因而,即使迎面撞見,也是認不出來的。
左近幾家人到是知道,當初葉子皓租這院子時,是去鄰近幾家打過招呼的,有住戶、有鋪子、也有私塾。
只不過,葉子皓是讀書人,尋常人家可不敢隨便串門,怕吵著他讀書,誤了前程擔責不起。
但這只是表面原因,葉子皓和葉青凰曾疑惑過,再是敬畏,也不可能一次登門都不敢吧?
後來他們也猜測過,可能是他們大門緊閉,深居簡出的原因吧。
自己不與人串門,別人也就不知他們性情,又如何與他們結交呢?
就像隔壁鄭家,若非鄭先生也有功名在身,才會主動登門,但關係變好,也是那次葉子皓請鄭先生喝酒暢談之後。
這也是葉青凰與葉子皓後來陸續猜測的一些原由,縣城百姓,到底與村子裡百姓,有些不同的。
其實這樣也好,他們樂得清靜。
但徐家沾了親,卻主動下帖,讓葉子皓很無奈,卻也只能給這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