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凰叮囑著,又把小兄弟的罩衫任務,分給了陳杏花和趙春杏。
趙春燕還太小,能把自己的衣衫慢慢做出來,已是不易,讓她做別人的衣衫,還是不要了。
但陳杏花和趙春杏,雖然年紀也不大,但窮家孩子早當家,她們早就能在做衣裳的問題上,幫家裡的忙了。
不過是繡花沒怎麼繡,手藝不好。
但這些日子跟著葉青凰,多少還是有些長進的。
現在繡出來的東西,雖說仍是簡單,但從佈局和立意上,已經有了些想法,圖也沒有繡糊。
十種左右的線,已經被她們用熟了。
葉青凰也趁中午有些困時,改縫衣衫,先給葉方銘做件外袍。
這孩子打小生活在鎮上,啟蒙之後就穿長衫的,不像他的兩個小叔,仍是農家短衫打扮。
因而,這孩子的新衣,她還不敢交給小姐妹們做,她自己做得精緻一些,至少以後回去,不讓李氏找茬說苦了她的兒子。
葉青凰一直是以做衣衫或者繡簡單小件來當作休息的,到了下午,又繼續繡花。
晚上則繡半個時辰的花,再接著做衣裳直到睡覺。
而有她時時坐在廳上,小兄弟不敢貪玩,加上葉子皓雖然不管,但佈置下來的課業卻很多,讓他們也沒有空閒玩耍了。
寫字就在廳上,讀書就去後院裡,但葉青凰卻以看不見為由,讓他們改去東廂廊下,蹲也好、站也罷,總之她要看見他們是在讀書。
為此幾天下來,小兄弟有些苦不堪言。
以前在村塾,一屋子人讀書,先生也不可能個個盯到。
現在,姐姐的眼睛好像有好幾雙似的,總能看到他們是不是在認真讀書。
而葉方銘,上午練一個字,下午練一個字,晚上練一個字,其餘時間,除非葉子皓說可以休息了,不然就把《三字經》拿出來,一個一個認過去。
然後他驚奇地發現,書裡認識的字變多了。
轉眼半月將過。
只因每天學習任務重,時間安排得很緊,葉方銘竟是慢慢不那麼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