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皓自是同意,他們的衣料是那次在鎮上買的,料子不差,他的還繡了花,是四月才完成的,院試時就穿的這新衣呢。
何況去徐家做客,他們也不需要搶什麼風頭,不新不舊的衣裳足夠了。
徐家婚期定在八月二十,還有十二天,徐家三天前就派了小廝上門遞了喜帖,請了葉案首夫婦。
原本,作為女家堂兄,葉子皓是應該回村去,在葉青霞出嫁時送上添妝,再在葉家喝送嫁酒。
他作為堂兄,是不用送嫁到徐家去的。
卻沒想到,徐家會送喜帖,就要以客人的身份去徐家喝喜酒了。
接到喜帖後,葉子皓確實有些哭笑不得的。
把他當客人接,他怎麼也是女家堂兄啊,要做客喝喜酒也是去女家才是。
只是這樣一來,也不好拂了徐家的面子。
這兩天,他和葉青凰也在商量,若去徐家,那中秋回不回?
回去一趟怎麼也得兩天,再去徐家又得耗上一天吧?
就像陳飛兩天不做生意就渾身不舒坦,他們耽擱三天,也是有些著急的。
最近多了做衣裳的任務,繡花進度也是有影響的。
他們還想在這月底再賺二十五兩呢。
陳飛說得對,賺錢誰不樂意?
但反過來,看到下雨不能做生意,每天只需早上少做一些,給錦風閣和鄭家送去訂單,他們也樂意了。
只因早上省出不少時間來,由陳飛自己去完成,葉子皓能多讀半個時辰的書,葉青凰能多繡一個時辰的花。
鄭家,雖然每天都只要二十塊糕點,但不時也會過來臨時增加二十到五十塊的數量。
但這個數量不是固定的,鄭夫人說,是有時塾裡學童想買,就集中來買的,但學童也不是每天都有錢吃的。
因而,這個數量只能臨時看人意願吧,葉青凰自是不會多說什麼。
這場雨到第三天上午才停,陳飛立刻張羅起來,總算下午出門賺了兩百多文錢回來。
之後天氣雖晴朗起來,但也沒夏天裡那麼熱了,好在綠豆糕還是有生意,薄荷糕的銷量卻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