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餃子是煮給客人吃的,你們要吃,得自己來包。”
葉青凰卻笑著潑了他們一盆冷水。
“我會包!我會包!”小妹立刻雀躍地舉著手,為自己跟著二姐包過餃子而自豪。
葉青凰把三種餃子分三次下鍋,又過來教大家包餃子。
包了兩個之後,餃子皮兒不夠用了,她又趕緊來擀麵皮兒。
她讓陳飛在一旁學著。農家攤麵餅子是很平常的事,擀麵皮兒並不難,只不過餃子皮兒小、薄、圓,要控制手勁兒,還有手指要更加靈巧。
好在陳飛本就機靈,連看了幾個之後,就自己動上手了。
葉青凰又趕緊掐了許多小麵糰出來,在桌面又撒了些乾麵粉,扔在上面,這才去照顧鍋裡的餃子,回來又接著包。
小姐妹包了幾個之後,動作也快了不少。
葉青凰把三種餡兒的餃子煮好,分碗裝著,澆了老骨湯,再拿了兩隻小碟出來,一隻裝了兌了醬油和醋的醬料、一隻裝了些蔥花。
三餡六碗,再加兩隻小碟,都擺在托盤上,她親自送去了書房。
餃子上來,客人喝酒吃飯隨便,她不會再管了。
鄭先生也早看出來,這案首娘子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整了一些精緻吃食來待客,也足以說明葉家夫婦的隆重。
而老骨湯餃子,也絲毫不比之前的菜餚差,吃得他讚不絕口,酒飽飯足繼續大談學問。
一個秀才和一個舉人談學問,可不會定位在哪本書、哪篇文的論點上,而是科舉、天下、民情、政論……
葉子皓再有學問,也只是一個年輕的農家學子,相比鄭先生的經驗和世面,微不足道。
因而,這頓酒飯,他大有收益,也端正了之前對鄭先生的一些偏見。
聊到很晚,鄭先生終於起身告辭,出來時,葉青凰他們已經吃完了飯,碗筷還扔在廚房裡,就等他們這邊吃完再一起收拾。
葉青凰也沒耽擱時間,得了空立刻又在廳上繡花。
今天為了這餐飯,她損失了不少時間,只能做一些算一些了。
好在這兩天葉子皓不在家,夜裡她也多繡了一陣花,進度還是跟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