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二十四年正月廿一。
今天是顧旭入宮面聖、受封爵位的日子。
天還未亮,他就穿上七曜服,戴上烏紗帽,乘坐皇宮派來的馬車,從驅魔司總部衙門出發,朝著莊嚴宏偉的紫宸宮駛去。
此時洛京城尚未從睡夢中甦醒,大街小巷人跡稀少,一片寂靜。
天空呈現出深邃的靛藍色,只有東方天際微微泛白,散佈著幾顆星辰。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霧靄。
大約半個小時後,馬車停在紫宸宮的大門——應天門面前。
顧旭走下馬車,一眼就看到應天門的五個大小不一的城門洞。
中門最為高大,一般情況下只走皇帝鑾駕;左右側門僅供皇親國戚和四品以上官員通行;像顧旭這樣的六品官,只能從最右邊極不起眼的低矮掖門進入皇宮。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洛水大會’中奪得前三名的修行者,可以從中門離開皇宮,”顧旭默默在心頭想道,“也不知我有生之年,能否體驗一回走中門的感覺。”
按照規矩,皇城範圍內是不允許乘車、騎馬或是御劍飛行的。
顧旭只能在一個青袍小太監的帶領下,在紅牆金瓦間一路步行,以表對皇帝的尊重。
很快,他們又穿過兩道宮門,看到了紫宸宮內最為高大巍峨的建築——奉天殿。
它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三層漢白玉臺基,開間十一間,進深五間,均採用最高形制。屋脊上有著眾多仙人走獸的金屬雕像。
殿前是開闊的廣場,可以容納數萬人朝拜慶賀。
民間俗稱的“金鑾殿”,指的就是它。
當然,“奉天殿”一般只用來舉行重大典禮,比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等。
顧旭的封爵儀式,不配使用“奉天殿”,只配在奉天殿背後、規模較小的“光政殿”舉行。
這時候,顧旭終於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
來人面白無須,穿著深藍色的錦袍。
正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曹通。
“顧主事,請隨我來!”只見他面帶微笑,朝顧旭開口道。
顧旭點了點頭,跟著曹通踏上漢白玉階梯,跨過門檻,走進了“光政殿”的大門。
殿內金碧輝煌,雕樑畫棟。
頭頂有向上凸起呈穹窿狀的藻井,雕刻著繁複周密的龍紋,由細密的斗拱承託。
地上是昂貴的“金磚”,光亮如鏡、平坦如砥。
兩側是高大的立柱,其表面繪有精美絕倫的蟠龍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