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門“操偶”法術卻是用“因果之線”來控制傀儡的。
比起真元和神識,“因果”這種東西顯然要神秘得多,也要隱蔽得多。
除非遇到精通因果之道的高境界修士,否則根本不可能暴露傀儡與修士之間的關係。
按照空玄散人的說法,“因果之線”是透過“命名”的方式來建立的。
“因果,是一種束縛。”
這是空玄散人寫在秘籍之中的原話。
他聲稱,當名字賦予人身份的同時,也會使人被自己的身份束縛住。
比如,擁有臣子的身份就得效忠君主,擁有子女的身份就得孝敬父母。
除此之外,就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可以透過“命名”來建立因果,進行束縛。
比如,男人喜歡女人,女人也喜歡男人,就可以用“戀情”這個名稱,來束縛這種感情。
“操偶”術的本質,就是以“命名”的方式,在修士與傀儡之間建立主從關係——就好比舊時代的奴隸主會在奴隸身上打上烙印,給奴隸一個代號,用來防止奴隸逃跑並宣稱其為私有。
而構建“因果之線”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可以用咒,可以用符,可以用陣,也可以透過特定的儀式。
顧旭沉思片刻,心頭漸漸有了思路。
他從衣兜裡掏出隨身攜帶的小冊子,撕下一頁紙,將其折成一隻小巧的千紙鶴。
然後他又取出“驚鴻筆”,開始在這隻千紙鶴的翅膀上認真畫符。
在他以前讀過的所有符道書籍中,從來沒有教給他類似符篆的畫法。
但憑藉驚人的悟性,在他讀完《操偶》秘籍的第一卷後,他的腦海之中就已經有了這枚“命名”符篆的雛形。
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
但他明白,唯有反覆嘗試,方能得到真理。
幾分鐘後,他停下筆。
符篆已經完成。
可千紙鶴卻沒有任何反應。
於是顧旭知道,自己的第一次嘗試失敗了。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感到氣餒,而是心平氣和地開始摺疊第二隻千紙鶴,開始做第二次嘗試。
與此同時,他也不斷在筆記本上做記錄。
“實驗時間:天行二十四年正月初三;
“實驗內容:研究‘命名’符篆的繪製方法(用於‘操偶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