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之後,宮中久久瀰漫著悲哀而肅穆的氣氛。
幾名宮人小心翼翼地走進寢宮,為他清洗身體,換上壽衣。
隨著顧旭靈魂逐漸消散,天地道則的反噬之力也隨之緩緩退去。
他面板上如蛛網般密佈的黑色細線開始一點點淡去,最終消失無蹤,彷彿從未存在過一般。
作為青春永駐、永不腐朽的聖人之軀,他的膚色在死後竟變得紅潤健康起來。若不是早已失去了呼吸和心跳,旁人見了,或許會以為他根本沒有死去,只是暫時陷入了熟睡之中。
入殮之後,靈柩並不會立即下葬。
靈堂被安置在紫宸宮的奉天殿內,靈柩將在那裡停留二十七天,供文武百官瞻仰悼念。
在此期間,香火不斷,哀樂低迴。
與此同時,顧旭的女兒顧清晏在百官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名義勸進下,經過“三辭三讓”,最終“勉為其難”地繼承了帝位。
當然,這是史書記載的說法。
實際情況是,顧清晏在得知父親永遠離去,再也不會陪她轉圈圈,也不再會送她泰迪熊玩具時,徹底崩潰了。
她跌倒在地,哇哇大哭,哭聲中夾雜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我不要做皇帝!我只要我爹爹!”
她哭得聲嘶力竭,淚水尚未落地,身上便驟然升騰起數丈高的熾烈火焰,映得整個殿內如烈陽籠罩。
若不是宮殿內設有防禦陣法,將這股能量牢牢壓制,恐怕房屋傢俱早已化為灰燼,而整個大殿也將在頃刻間化為火海。
最終,還是趙嫣牽著她的手,替她點頭答應了文武百官的勸進。
由此可見,新皇年幼,國家大權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將由成為皇太后的趙嫣掌握。
接下來,宮中還將舉行一場名為“上諡”的典禮,為大行皇帝確定廟號和諡號。
討論進行得異常順利,“太祖文皇帝”的稱號很快得到一致透過,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
“文”是大荒皇帝諡號中的最高評價。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帝德運廣曰文,聲教四訖曰文,經邦定譽曰文……這一諡號匯聚了文治武功的顯赫功績、對國家的卓越貢獻,以及品德高尚、性格仁愛的種種美好,堪稱至高無上的讚譽。
顧旭在位的短短几年間,讓大荒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又為了拯救芸芸眾生,不惜犧牲自己,以身化解劫難。
所有人都認為,他配得上這個諡號。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件事情。
幾年前,大夏的官員們也曾聚集在這同一座宮殿中,為天行帝商議諡號。“靈”這個字眼很快便全票透過,竟也無人反對。
在大行皇帝停靈於奉天殿的這段時間,大荒還發生了一段意外的小插曲——
兩年前的顧旭,帶著四名追殺他的“神將”穿越時空,來到了這個時代。
獨自站在奉天殿一角發呆的夜皇,最先感知到了天地道則的異常波動。
她立刻明白過去的顧旭此刻正需要她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