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你知道這個人叫什麼名字嗎?」顧旭指著銅鏡問道。
「他叫李昀,」洛川回答道,「是荊州府驅魔司的總旗,曾在洛京之戰中立過功。」
「李昀。」顧旭默默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將它記在心頭。
不久前,當他藉助「歸墟」穿梭至未來時,他在崑崙山腳下見到的那位傳聖旨、並請他摧毀「通天塔」的紅袍人,正是鏡中的這位李昀!
「帝君是看中了他嗎?」洛川笑了笑,問道。
顧旭沉吟片刻,搖了搖頭:「先看看他的表現吧。」
他深知,「歸墟」中展現的畫面,不過是未來的冰山一角,即便它們真切地存在,也可能因視角的侷限而顯得偏頗、片面。這些場景或許對他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他並不會盲目地、不顧實際情況地完全依賴於它們來做出決策。
比如現在,他就不會因為「歸墟」中的一面之緣,而主動破壞選拔的公平性。
然而,短短一盞茶的時間後,李昀的表現便讓他眼前一亮。
按照顧旭的設定,在涼州之戰這個考核場景中,攻城和守城隊伍的指揮官已經在戰場上不幸犧牲,這些修士此刻如同一盤散沙。
若要在這場戰鬥中取得勝利,他們必須自行團結起來。
李昀或許是因為有參與過大規模戰役的經驗。
在眾人仍面面相覷、茫然不知所措之時,他毅然站了出來,主動承擔了指揮的職責。
他迅速且有條不紊地給隊友們分配了任務——
兩位掌握符陣之道的修士,被指派去操控防禦陣法;幾名擅長使用弩箭和暗器的隊員,則被分配到角樓的垛口位置;而剩下的修士,普遍擅長近戰,李昀便親自率領他們,構建戰陣,堅守在角樓下方的入口處。
守城方的地形優勢,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
儘管攻城隊伍人數更多,但因為他們缺乏統一的戰術指揮,處在各自為戰的狀態,始終無法突破守城方的防線,被牢牢地阻擋在角樓之外,無法再進一步逼近。
一個時辰過去後,這場考核最終以守城方的勝利告終。
顧旭看向李昀的目光裡,多了幾分欣賞之色。
他知道,在戰場上,這種指揮型的人才,很多時候要比只會埋頭打架的修行者更加難得。
在這支參與考核的隊伍中,李昀的第三境修為並不出眾,甚至算是其中墊底的,但他卻敢於承擔責任,將一群實力比自己更強大的修士擰成一股繩,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文昌,此人過去在大齊王朝,是做什麼的?」顧旭問道。
「帝君,他出身布衣,以前在荊州驅魔司擔任小吏之職,依靠做殺鬼任務掙取丹藥,直到三年前,他才參加晉職考核,有了個九品官職。」洛川回答。
「看來,真正的人才也需要機會,才能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才能啊!」顧旭由衷感慨。
「帝君您之前曾說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洛川抓住機會,奉承道,「有帝君慧眼識珠,未來的大夏必將人才濟濟!」
…………
在考核結束後的幾天裡,李昀一直待在客棧裡,默默等待著結果。
這些日子於他而言,無疑是漫長而煎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