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坐在蒲團上的顧旭,淨如和尚不禁面露驚色。
他清晰地記得,之前元宵擂臺賽同顧旭上臺比試的時候,顧旭僅僅只是個第三境修士——他憑藉著一首《青玉桉》,以及越境作戰的本事,一夜之間名震京城。
淨如和尚也同樣出了名——
當然,他出名,並不是因為他修為有多麼高,或是「金剛不壞神功」用得有多麼熟練。
而是因為他不幸成了襯托故事主角的一片綠葉。
後來,當顧旭被大齊王朝通緝後,淨如和尚還暗暗為之感到惋惜。
沒想到今日再次見面,顧旭竟然已經推開了酆都之門,成為了第六境修士!
隔得老遠,淨如和尚就已經感受到他身上散發的磅礴的真元氣息——比靈山寺那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老還要濃郁。
想到距離上次見面,只過去了數月的時間。
淨如和尚只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
「妖孽,」他暗暗感慨道,「真是妖孽。」
就在這時,顧旭忽然轉過頭來,朝他澹澹一笑道:「淨如道友怎一直盯著我看?莫不是我臉上沾了什麼東西?」
聽到他的話,淨如和尚終於回過神來,磕磕碰碰道:「顧……顧道友和洛司首遠道而來,讓小僧感到有些意外……意外和驚喜……」
「驚喜?」顧旭眉毛微揚,開玩笑道,「是覺得有機會從朝廷那裡領一大筆賞金麼?」
「不,不是這樣,」淨如和尚像撥浪鼓似地連連搖頭道,「是顧道友的修為……嗯,修為和風采讓小僧驚歎不已……」
…………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覺明大師前去找靈山寺的長老們,商量與顧旭、洛川合作對抗大齊朝廷之事。
顧旭和洛川則在淨如和尚的帶領下,在靈山寺裡四處參觀——
更準確地說,是顧旭像個遊山玩水的闊少爺似的,無所事事到處遊蕩。
淨如和尚像是他的嚮導。
洛川則跟在顧旭身後距離數尺的位置,同時不忘用天機推衍之術觀察著四周,生怕寺中有人懷有歹心,要對帝君不利。
走著走著,顧旭忽然停下腳步。
「淨如道友在第四境駐足了多久?」他望向身邊的淨如和尚問道。
淨如愣了兩秒,老實回答:「三年。」
然後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其實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遠遠地看到孟婆亭的輪廓了。但是我照著靈山寺祖傳的破境之法練了很久,都遲遲沒能找到跨過這道坎的契機。師父也不允許我用「斬七情」之法,認為它得不償失。」
「你師父做得對,」顧旭道,「憑你的資質,確實不需要用「斬七情」。」
「我的資質?」淨如微微皺眉,有些疑惑。
靈山寺裡的不少長老都說過他修行天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