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餘啟明是怎麼得出了諸多的結論,但以二人之間的默契,餘啟明既然都已經說出了這種話,就斷然沒有給林佳藝拒絕的機會。
甚至於,餘啟明的態度都超出了林佳藝的想想。
只聽話音剛落,原本貼近的二人竟然一下子分開來。而這一次,掌握主動的卻並非在林佳藝一方。
巨大的力量一下子將林佳藝推了出去,而餘啟明則是猛地就朝著另一個方向衝去,山洞可以通向楊陵的任何一個地方,這裡根本就不存在死路一說。
只是,他這動作卻引得身後的林佳藝被氣的牙根癢癢。
她怎麼可能不知道餘啟明在想什麼,雖然計劃如此,但是餘啟明現在的性子怎麼急的讓別人連話都說不完。
腳下連連穩了好幾步,她才勉強站定,只是令林佳藝也沒有想到的是,此刻的情況掌握主動的一方也並非是餘啟明。
黑暗遮擋著實現,冥冥中,那股恐懼的感觸實則只是維持在了原本的程度而已,可就在林佳藝試圖重新追上去的瞬間,她的身形卻驀然停在了原地。
眼前的漆黑變了。
黑暗完全擋住了她的實現,可就在視野之中,她本能地察覺到了一個身影就在自己的前方。
他只是站在那,就足以勾起人靈魂最深處的恐懼。
然後,胸口是難忍的灼熱感,動作既是本能又是屈服,而當信箋被掏出的那一刻,上面已然變化的文字赫然只剩下了一層含義————絕望。
“任務警告————第一次。
警告內容————已達成任務條件的住戶禁止干擾任何其他考核中住戶的任務程序。
被警告人————林佳藝。”
......
恐懼來自於內心深處,這應是多數人認為正確的觀點,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確實沒有問題。
只是,恐懼似乎應該分為好幾種。
之前,餘啟明一直都認為其只有兩種,要麼,是面對危險時的情緒反應,比如見鬼?或許遇到比他更強大的且具有威脅性的人?這類的例子太多,數不勝數。
而第二種,則應該是保留著詭屋記憶的餘啟明才能有的結論,那種源自於靈魂本能的,僅僅是“它們”出現時便會被引發的恐懼,著實令人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而如今,或許在林佳藝看來,恐懼應該還有第三種。
比如,在面對眼前的場景時,她還活著,甚至可能可以繼續活下去。
這便是第三種恐懼。
當然,此時的餘啟明也或許應該被稱作是幸運的,就算他沒有發覺林佳藝此時的處境,周圍的情況也斷然沒有想想中的那般危險。
或者說,類似的場景他已經經歷了不知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