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瞬,餘啟明和陳立山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對面男人這一句話便足以暴露太多的資訊。
首先,他們至今都沒有進入過店鋪的小飯廳裡,而且在進入店鋪之後也沒有和店鋪內部的工作人員有過任何的接觸,為什麼偏偏這個男人在陳立山與酒宴的迎賓交流結束之後就出現了。
如果說這個男人只是個服務員,甚至都是經理的話都沒有問題,可是真的飯店能讓廚師親自出來迎接客人?。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很明顯,這個廚師的出現有著特殊的意義。
思考一下,如果餘啟明等人選擇的是參加正廳的宴會,那麼就應當每一桌的菜品都是相同的,且早就已經定下,這種情況之下,服務他們的自當是正廳酒席的迎賓,或者是店鋪的服務員。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廚師便應該不會出現了。
而其如今既然出現,便證明陳立山應是拒絕了參加酒席。也理應如此,畢竟餘啟明算不得是這次任務的成員。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前去小飯廳,那裡不算正式場合,也應該不會有太多複雜繁瑣的規矩導致任務的難度提高。
但是,做出了這個選擇難道就要廚師出現?
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過,它卻讓給了餘啟明等人一個正當的懷疑理由。
很有可能,這店鋪中的兩個場景其實應該是分開的。
所有的正式的工作人員都只是服務於正廳,而小飯廳的經營則全部都是由少許的幾個人完成,也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出現廚師即老闆的情況。
雖然這解釋牽強,但也的確有可能。
當然,能夠告知給餘啟明等人的資訊也絕對不止這一條而已。
如果按照剛剛的想法來計算,那麼陳立山在正廳中與迎賓人員的交流則理應不該被小飯廳裡的人知曉,畢竟兩個不同的店鋪沒有必要交換客人資訊。
但是,情況卻是他們還沒有進入小飯廳,廚師就主動出來了。
這也就說明,其實他們的行動早就已經被監視了。這種說法或許不是特別貼合,以詭屋任務的角度來講,應是從進入店鋪開始,他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對後續產生了影響。
陳立山拒絕了參加禮宴,也就導致他們只剩下了唯一的選擇。
所以,廚師剛剛才會問那一句,你們真的已經做好了決定了麼?
不管王碩怎麼看,至少以餘啟明和陳立山的理解,眼下也只能找到這一種解釋。而既然做出了選擇,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再觀察下去。
陳立山隨即點了點頭,而這一次,倒是都沒用他和王碩將信箋當做門票就輕鬆無事地進入到了小飯館之中。
只是到了餘啟明的時候,情況卻稍有不同。
還不及餘啟明跟上,便見得那自稱廚師的男人站在了門口,他眼睛上下地看了餘啟明良久,眼神更是詭異地不知在看些什麼,然後才不帶語氣地問道:“先生,請問您來小店是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