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哇!”
“殺韃子啊……”
“別讓狗韃子跑了!!”
“砰,砰砰砰……”
“轟隆……”
各種廝殺叫喊聲、火器的轟鳴聲疊伏中,城內的戰事看似愈發激烈,可站在城頭上李長壽此時的角度看過去,大局,基本上已經定了!
主要此時李長壽也頗為了解這些韃子大兵了。
說到頭,他們也是人,究竟不是神!
就算個別人的勇武,的確是遠超越明軍這邊,一個能打十個。
但此時!
李長壽這等火攻加上火器壓制的‘一波流’,已經是打的毫無防備的他們沒有了什麼組織能力。
加之,此時天氣本就惡劣,而白魚嶺鎮內的地形又遠沒有李長壽新城規劃的那麼好,各式道路,並不寬敞。
這便導致,便是有兇猛的韃子找到了馬,也很難組織起有效的人手,對李長壽麾下的弟兄們發起真正的衝擊!
當然。
有得必有失!
李長壽前面口號上喊的是,‘殺光所有韃子,不能放跑一個’!
可此時,明軍攻勢很順暢不假,真正的戰果卻並沒有想象中的好。
道理自也不復雜。
這些韃子又不是傻子,穆然從溫暖的被窩裡被驚醒,眼見反抗已經組織不起來,那能怎麼辦呢?
自然是跑唄!
依照韃子的機動性,他們想跑,李長壽麾下的弟兄們又如何去追?
便是有機會能去追,可,攝於李長壽麾下紀律的森嚴性,必須要保證整體,個人也是很難發動有效追擊的。
這雖然無法擴大戰果,獲得更輝煌的勝利,但在另一個維度,同樣也保全這些驍勇兒郎的性命。
所謂‘如臂使指’。
包括先賢所說的什麼‘天人合一’,本朝大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之類,大致上,其實說的都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