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千戶所鎮差不多規格。
不同的是!
新城城牆的規格,儼然不是千戶所鎮的‘老破小’可比!
雖然因為成本的關係,城牆的核心材料依然是隨處可見、成本低廉的夯土,但整個城牆的寬度,穩穩的超過了十米。
並且,在能用木料支撐的地方,李長壽幾乎是不惜成本,就是為了保證城牆的堅固度。
另外,水井這等核心的水源問題,垃圾傾瀉問題,糧倉必須高於地面的防潮問題……
等等等等。
李長壽都是做出了極為精心的規劃,可謂是面面俱到。
乃至,李長壽還花費了大代價,召集了諸多勞力,以‘方便捕魚’的名義,在新城‘凹’的凹陷部分,根據地形的走勢,人力搭建起了一個‘小半島’。
依然是為了保證船隊的安全!
同時,又擁有一定對抗海面威脅的能力!
畢竟,李長壽也無法保證,阿敏這些狗韃子,會不會再策反東江的水軍,亦或是鎮江那邊有什麼水軍過來。
至於為何不將新城的規模搞的更大點,方便容納更多的人口,在亂局出現之後,讓自己吃的更飽——
這儼然也不是李長壽不想,而是,此時他的實力著實不夠……
算算吧。
李長壽現在,就算滿打滿算,至多能湊出一千兵丁來。
而這一千兵,即要守陸路,又要守水路,明顯還是太單薄了些。
大家自然都知道肉好吃,可,李長壽更明白,能吃到嘴裡,嚥到肚子裡的肉,那才是真正的好肉。
否則,不過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人心不足蛇吞象那!
至於城池內部的具體結構,自然還是老套路的‘兩室一廳’了。
當然,誰要肯出銀子,李長壽自也不介意,賣給他一塊地,讓他自己搞。
但這個成本,李長壽儼然要從各方面都給他扒一層皮了!
……
三天出頭的時間,以蛤蟆村的老骨架構架的新城,已經是初見規模,有了不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