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哥,這事兒小弟可就全拜託您了喲……”
“李老弟,你這話可就見外了,放心吧,包在哥哥我身上,三兩天,必有訊息……”
……
雖說已經確定了要前往那無名小島勘測的方案,但這東西,李長壽也急不得這一時。
主要現在有幾個大難題,高山般便擺在李長壽的面前。
一,去那無名小島勘測的船隻與人手。
別看那無名小島距離蛤蟆村也就五六十里地,但須知,那已經是深海了,且又多鯊魚鯨魚包括暗礁的,又怎是尋常小船能搞的定的?
二,便是李長壽一下子‘蛇吞象’般,吃下了蛤蟆村,又連帶著這麼多流民,胃口有點太大了,人手不夠用了。
雖說李長壽本身人手便一直不夠用……
三,則是蛤蟆村內部的穩定了。
當年,委員長有句至理名言:“攘外必先安內!”
別看此時蛤蟆村已經被李長壽強勢穩下來,但李長壽更明白,‘財帛迷人眼’,敵人亡我之心不死啊!
萬一李長壽出去要有個什麼意外,李長壽用屁股想都能知道,他那個本家的大伯公,怕第一個就要跳出來,把他往死搞!
哪怕百多年前,他們是一個祖宗的,此時才將將出五服……
如此,在沒有萬全的準備之前,李長壽又怎敢貿然?
……
不過,擺在眼前的困難雖多,卻並非是不能解決。
兩三天的時間,李長壽已經逐漸將各項事務都理出來頭緒,有幾樣甚至開始進入了快車道。
比如船隻和人手的問題。
看似不好搞,兩眼一抹黑,可真要找對方法,也並不是那麼難。
這些年下來,不論是遼民還是朝鮮人,在周圍區域的漁民雖都已經凋敝的不成模樣,但真要花力氣去找,還是有不少好手的。
甚至,很多都淪落到流民的地步,活都是活不下去了。
李長壽藉助他自家魚館這個平臺,這幾天接連請客,關係網已經灑遍了十里八鄉的地頭蛇們,已經是有了不少的門道。
至於人手問題,看似是棘手,不好捉摸,可對李長壽而言,這完全不是什麼大問題,他需要的,更多的是時間而已。
就如同當初李長壽收月姬、芍藥她們入麾下一般,李長壽這幾天時間,已經從流民營地中,收了五個還算標誌的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