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朝陽初升。
雨早已經停了,整個山間都瀰漫著一股清新的泥土香氣。
李長壽此時正趴在山頂的一塊巨石之上,仔細的審視著周圍的環境。
這片大山太大也太深了,站在李長壽此時這個角度,早已經看不清也聽不到野人溝方向的韃子動向,卻是能更好的俯瞰東面群山。
若是天氣再好點,說不定都能看到滾滾大江了。
不過,即便看不到大江,李長壽有著那張地圖在,心裡也隱隱有了數。
按照地圖上的標註以及實地的觀測綜匯。
此時,李長壽一行人所處的位置,距離大江的距離,不會超過十五里地!
當然。
這只是直線距離,真要去走,可就不能這麼算了,翻個三四倍也是尋常。
另外,讓李長壽既是警惕又有些不太妙的是,他今早上,在對面的一座山頭上,又發現了炊煙的跡象。
十之七八,那又是一個韃子據點。
這讓李長壽本已經頗為平復的心境,又翻湧起了大量的焦慮,並且在不斷的疊加著。
須知,李長壽雖是有著超脫這個世界幾百年的閱歷,對明史也算有些瞭解,卻究竟不能事無鉅細。
而李長壽的前身,也不過只是個有點小機靈的憨憨,僅瞭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包括對東江。
除了知道毛文龍、陳繼盛、毛承祿、沈世奎等這些大人物外,偌大的中間段,不是空白也差不多了。
墩子、三姑他們就更別說了。
這讓李長壽便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包括李長壽本身開始嘗試站在更高的角度,縱覽全域性,也開始發現,自己,包括此時的東江,都有巨大的隱憂!
想想吧。
毛文龍這次捅了老奴的菊花,讓老奴沒能穩穩的平定喀爾喀,老奴這等梟雄性子,豈能善罷甘休?
但各種因素交匯,讓老奴直接打朝鮮也不靠譜。
這一來,十之八九,那個角逐點,又會落到這片莽莽群山間……
縱然李長壽有著很強的信心,即便大規模的大戰事,真的在這片山澗爆發了,他李二也有著充裕的把握,能在這片山間活下去,乃至活的很好很滋潤!
可……
賬卻並不能這麼算。
首先,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