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清泰年間,後唐節度使石敬瑭以割讓幽、薊、雲、朔等十六個州為條件,換取遼太宗發兵協助,自此契丹遼國實力大漲,更可精騎長驅直入至黃河流域,為我華夏子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而曾經的幽州城,因為建立在大遼疆域的南部所以也稱南京,又叫燕京,成為遼國的陪都,自大宋立國百年的時光內,一直為遼國威懾、進軍大宋的前哨。
南京城廣闊巨大,是遼之五京當中最大的一座,其城牆高有三丈,寬有一丈五尺,南北長約三千米,東西寬約兩千米,呈矩形,城內共有八門,東為安東、迎春,西為顯西、清晉,南為開陽、丹鳳,北為通天、拱辰。
城內西南角修建有宮城,四面設門,西門稱顯西門,東門稱宣和門,北門稱子北門,南門稱南端門,內中不但宮殿巍峨華麗,更有歷代遼皇的遊樂玩耍之所。
這一日,在王宮,元和主殿當中,只見一名身穿皇袍,披著一件白色戎氅,髮絲成鞭,兩鬢已然有些斑白的男子,望著面前跪拜官員,目光憤怒道:“你是說這一次不是齊王,是趙佶??”
正是剛剛在群臣擁立之下登基不久的耶律淳,號天錫皇帝。
原本終究登上帝位,然還來不及開心幾日,便得到郭藥師叛變,大宋軍隊已經殺過白溝河,攻佔歸義、范陽,已經直逼南京的訊息。
“正是,童貫和耶律奇大人都被抓了!!”
“好,好一個趙佶,我遼國是衰弱了,但他大宋更是已經四分五裂了,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想謀奪我遼國的根基”耶律淳咬牙道。
“趙佶如此,估計是知道了我遼國的情況,郭藥師叛變,直接帶走了我遼國三萬精銳,為了防備金國,居庸關有精兵三萬,如今南京城內滿打滿算,也不到四萬多兵馬,而大宋這一次估計有八萬!!”一位老臣擔憂道。
耶律淳冷冷一笑,“趁火打劫,他們的確是抓住了一個好時機,不過我遼人何曾懼怕過宋兵,別說八萬,就是當年他們的太宗皇帝,所謂百萬北伐,不是依舊功虧一簣,宋人軟弱,而我大遼的子民皆乃天生的戰士,如今上下皆為金國所惑,必須要一場大戰,來重新激發我大遼勇士的熱血!!”
“耶律大石,蕭幹!!”
“在”只見站在文武之首的兩名戰將立刻滿臉嚴肅的站了出來。
“命你二人火速募軍,組建五萬精銳,三天之後立刻出發,務必要將這夥入侵的河間之兵,全部斬盡殺絕,讓他們知道,我遼國依舊不是他們懦弱的大宋可以戰勝的”耶律淳冷聲道,若是金國殺他,他或許大懼,但對於大宋,對於宋人,他們遼國從來就沒有怕過。
“是!!”
“另外火速派人聯絡齊王宋江,告訴他,我遼國若是被滅,金國是絕不會放過大宋”耶律淳嚴肅道。
“是!!”
。。。。
第二天,在逐州范陽城,只見此時整個城池顯得格外空蕩,唯有戰馬嘶啼聲不斷響起,不時的有大批精兵巡視各街,偶爾有一兩位遼人出現後,也匆匆躲藏了起來。
此時在范陽城的府衙大堂內,文武匯聚,一名戰將望著上位的郭藥師有些疑惑道:“將軍,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突襲南京,反而在范陽耽誤時間!!”
郭藥師一聽,嚴肅道:“南京城城池高厚,要想拿下,必須裡應外合,若強攻的話,別說我們這六萬人馬,就算在多一倍,也會損失巨大,而若要裡應外合,必須將南京的精銳給調出來,唯有如此,才能給裡面的人以機會,也就是我們需要打一場硬仗!!”
“如果猜的不錯,這個時候,耶律淳已經調兵而來,以我對遼國的瞭解,定然是耶律大石和蕭幹二人,此二人皆有勇略,尤其是耶律大石,去年就是他擊潰了大宋之軍,他麾下還有七千狼騎驍勇無比!!”
“那我們是不是依託城池而戰!!”
“不,這一戰絕對不能守,這裡不是大宋,我們雖然佔據了范陽,也確保不濫殺無辜,暫時穩住了人心,然一旦時間久了,定然有遼人不甘,若耶律大石封鎖了我軍的後路,則情況危亦,另外剛才說過了,若不勝這一仗,難以拿下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