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錦衣色>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幅字請君入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幅字請君入甕 (2 / 3)

我是來查嚴世蕃通倭的罪證,此人與嚴世蕃又無交際,我拿他做甚麼?

想了想道,

“此人即是同兩大賊首都有交情,想來對倭寇的事兒也是知之甚詳,不如想法子接近他……”

便又問到,

“他有何喜好?”

馮雲開應道,

“此人生的粗獷卻是個雅人,對書畫倒是甚有研究,平日最喜同一幫子文人湊在一處,賞鑑古董字畫!”

裴赫聞言點頭,

“好!只要有喜好便好!”

這人只要有好惡便有可趁之機!

話說如今東南一地走私成風,暗中與海外做進出貿易的商人無數,有不少便是如胡元一般,出身在大慶,祖輩時便出外在海上討生活,之後又迴轉大慶做生意,胡元這回到寧波府自然也是為了家族的生意。

我中原一地自有海上貿易以來,絲綢、茶葉、瓷器深得海外不少國家喜愛,那些商人們為了這些精美如神蹟一般的貨物,不遠千萬裡,歷盡艱辛而來,便是為了用本國產的金銀器皿,珍珠寶石、瑪瑙水晶、地毯女奴等等換取這東方大國的好東西。

大慶之前,各朝與海外貿易倒也頻繁,只到了本朝,有太祖爺一紙禁令,之後歷代皇帝也是時松時緊,直到如今二百年過去,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嘉靖帝深恨倭寇,便將老祖宗的海禁做的最是徹底,片板不許下海,百姓不得與海外貿易,只少數如渤泥、暹羅、古麻刺、真臘、、占城、蘇門答刺、錫蘭、蘇祿、古裡、古麻刺、爪哇、滿刺加、柯支、扶桑、琉球、朝鮮等國家的商船可以朝貢之名,進入大慶海域。

只如今不比當年,如今東南沿海商業發達,蘇杭之地百姓家家可聞那機杼之聲,人人都會種桑養蠶,紡布織綢,這些東西做出來,銷往內地的少,多都是靠著海上走私的商人銷往海外,賺取大筆的白銀。

而胡元這類商人,便仗著身在海外,祖籍卻在中原,與大慶沒有斷掉聯絡,他自己也自認還是大慶人,這廂是兩頭便利做起走私的生意來,那是順風順水,說起來這買賣也不難,只不過就是來到大慶尋著那肯出貨的商家,花銀子買下貨物,再用自己的船送到外海,尋個地兒與那些海外來的客商交易,從中賺取差價罷了!

買貨與賣貨都不難,大慶的東西物美而價廉,海外的商人人傻錢多,好買也好賣,最難的便是將東西弄出去,又在海上要防著那些跟蝗蟲似的,隨時會從四面八方鑽出來的海匪,這幫子便是由那日本的浪人、武人還有東南沿海不少日子難過,下海為匪的在姓組成,因而胡元最頭疼的便是同這些人打交道,幸得他祖輩出海早,又多年在海上討生意,與那兩大匪首都有些交情。

而那些原本應該最被這些走私商人忌憚的大慶水師,卻早已是形同虛設早不被這幫子人放在眼裡了!

“一群我們用銀子養著的廢物,有何怕哉?”

胡元自己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商隊,養了幾十名身手高超,擅打海戰的護衛,他做這生意也是有些年頭了,在圈子裡也算是小有名氣。

這麼些年積累下來,他也算是身家不菲了,在寧波、蘇杭、淞江府各處都置有宅地,這幾日他便在自己寧波府的宅子裡宴請了不少文人雅士,眾人吃酒狎妓,評鑑古董書畫,弄得不亦樂乎,胡元自覺雖出生蠻夷,但論起書畫上的造詣,比起在座的這些十年寒窗的窮酸秀才們,亦是不遑多讓的。

胡元此時正倚在身後美婢的胸口之上,腦袋舒服的枕在那高聳的兩團山峰之間,卻是拿眼兒死死盯著面前的一幅字,問道,

“文山兄這幅畫收成多少銀子?”

那被稱為文山兄的人,生的乾瘦,山羊鬍子稀疏,此時也枕在一個美婢的大腿上,一面吃酒一面得意的伸出一根手指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