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霧,江面一片朦朧,承接了滿滿一船霧氣的小漁舟,緩緩的在河面漂流。
越是接近皇城,李持的情緒變得越是冷靜,似乎也懶得動手了。
太陽昇起,在霧中也不過是個紅彤彤的蛋黃一般,他立在船頭,朗聲道:
“此番順水而下,不禁讓朕想起了當年,先祖亦是乘巨舟,破開風浪,一路殺到了皇城,覆滅前鄭。可惜有小人從中作祟,空落下個名頭,只佔據一州之地,未能混一天下。”
李家本是幽州大族,趁著前朝末年天下大亂,突然起兵滅掉了星州的幾大家族,佔據了這裡的大半地盤,又搶在沈家等幾大世家觀望的時候,搶先攻下皇城。
那時候他們就起了統一天下的念頭,可其他家族及一些武林勢力如何肯低頭。一場大戰下來,大小勢力破滅了無數。
沈家退回了泰州,其餘各方勢力也紛紛退走,只留下個滿目瘡痍的中州與李家,其餘幽州和星州也被迫讓了出來,元氣大傷,至今也未完全恢復過來。
當然這些個敗興的事,李持自然是不會說的。現在他又為李家將星州收入囊中,天理教也成盟友,幽州幾為一體,還額外多出了泰州與乘州,勝祖強宗,當然是躊躇滿志。
他說道:“小輩,一路行來,你可是見到了這中州地界,在朕的治理下,何等的繁華。我等高門大閥端坐居上,享有天下;世家門派各司其職,各有其得;便是寒門子弟亦有科考之路,不失上升之通道。上下和諧,人民安居。
朕也不是霸道之人,只要你們肯俯首稱臣,承認我李家的地位,其餘一切不變,領地之內,各行自治,你們為何要負隅頑抗?”
沈元景笑道:“李兄莫非以為我是三歲兒童不成,會相信你這些鬼話?你現下這番做派,不過是力量不夠的權宜之計,我可不信,你是心甘情願的行那封建之事。”
“天下廣大,便以信鴿全力傳遞,訊息從南到北,也要六七日之久,僅憑我李家一族,如何管控得來?周、齊、鄭皆行封建,李唐如何不能?”李持大笑道:
“若非如此,那天理教、大覺寺等,如何就肯與我合作?還不是我立下了承諾,天子居於中央,諸侯拱衛四方,此事既是雨露共沾,又合乎正道,於天下萬民更是善舉,誰會不願意?”
沈元景不以為然的道:“李兄又來誆我,我走過如許多地方,何曾見過哪個閥主、派主為了座下草民思量過?諸侯交戰,本無善惡,不過是利益使然。
今番天下大勢力二分,也無非是合縱連橫。譬若大覺寺之流肯與李兄合作,不過是真武派大敵在前,有利可圖罷了,你不會真以為他們甘心臣服?這也不過是他們的權宜之計罷了。”
李持悠然道:“那你與王家,為何就不肯行權宜之計?”漁舟越是靠近皇城,他越是顯得淡定。
“因為李家並沒有讓人臣服的實力。”沈元景答道:“若是李家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鯨吞四海】囊括八方,何須你費如此多的唇舌?我早就遠遁,王家也早就俯首稱臣了。”
在李家的敵人裡面,真武派、棲霞山莊比他們強出許多,若不是使了陰謀詭計,顧家也要勝出一籌。就算是盟友當中,天理教也不是李家能夠匹敵的,還有那大覺寺,單說明面上的高手,也不虛李家,若輪起關聯的勢力,那更是要強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