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十分平穩的到了大理城外,古篤誠先行前往稟告過了,段正淳早早的領著隊伍,擺在陣勢,在外迎接。
他見著段譽,先是厲聲呵斥道:“譽兒,你當真是胡鬧之極,若不是有這位沈先生相救,有十條命都不夠你亂來的。”
說罷,他朝著沈元景行了一禮,說道:“多謝沈先生打退葉二孃和雲中鶴,救了褚、古兩位兄弟以及小兒的命。”
沈元景輕輕還禮,說道:“恰逢其會罷了。”態度不偏不倚,也無甚倨傲之處,倒令段正淳擔心去了幾分。
他催動馬頭,慢慢到了刀白鳳馬前丈餘處,兩人你望我一眼,我望你一眼,誰都不開口。段譽忍住笑,過去拉住母親,說道:“媽,你看爹爹都親自來接你了,咱們一起鎮南王府吧。”
話音未落,刀白鳳一帶馬頭,徑直要往大理皇宮而去,段正淳連忙攔住,賠笑道:“夫人,咱們回家吧,我跟你慢慢賠罪。”她只是不允,父子倆也由得他,索性一家子都要去往皇宮。
隨著一聲令下,數千鐵甲之士轟然而動,分列前後左右,簇擁著幾人往城內去。到了大理城南門時,鎮南王大旗所到之處,眾百姓大聲歡呼:“鎮南王爺千歲!”
段正淳揮手作答,又去看跟在後面的三人,刀白鳳仍舊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可眉宇間分明有些感慨。段譽面露笑容,端立在馬背上。
只是沈元景面色如常,一副見慣不怪的模樣,叫他心中一凜,須知縱然是江湖大豪,首次見到千軍萬馬,也會心生畏懼;面對全城百姓喝彩,也不覺心神動盪。如此鎮定模樣,讓他憶起古篤誠說過的些話來,不免生出懷疑,暗暗戒備。
大理的皇宮比不上南宋皇宮的秀美,金國皇宮的奢華,倒是莊嚴厚重上猶要勝過,似乎殘留有一絲唐朝的餘韻。
皇帝段正明在偏殿等候幾人,一番通傳之後,段正淳一家三口先往裡頭,不久之後,才有一名太監出來說道:“皇上有旨:著沈元景覲見。”
沈元景心中哂笑一聲,也不去和他們計較,昂首踏入大殿。段正淳和段譽站在右面,下首還有一個寬袍大袖、形貌高雅的中年男子,手裡還拿著著一枝鐵笛,只是刀白鳳卻不見了。
正中坐著一人,長鬚黃袍,相貌清俊,細看又有幾分威嚴。那太監跪倒在地,報道:“沈元景朝見……”
話未說完,就叫沈元景揮手打斷:“無須你多嘴了,我知道上頭便是段正明瞭。”嚇得這太監慌忙大吼一聲:“大膽,敢直呼陛下的名字!”
“起名字不就是讓人叫的,有什麼膽大膽小的。”沈元景說道,又往四周看了看,見空無一座,搖頭道:“非待客之道。”
段正明哈哈一笑,站起身來,往這邊走過,以眼神止住那中年男子的動作,說道:“貴客來臨,蓬蓽生輝,確實是我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