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程英求了黃蓉,透過郭襄和郭陽,才找了沈元景隱居的地方來,見對方似乎真的無意出山,不由有些急切,說道:
“真君,過哥對你老人家,可是真心尊崇。大臣們上書,讓他追封三代,他以先祖楊邦乂公、楊再興公都是宋廷忠臣,豈可汙了名節為由,不肯行事;又道父親楊康認賊作父,大節有虧,更是不可,連累得楊鐵心公也是一樣,還令太后生氣了許久。
而對真君,言必稱為‘我朝之祖’,雖不免是要收斂餘、呂、劉等人之心,可對你老人家的一片丹心,也是天日昭昭的。”
沈元景笑道:“果然是過了門的媳婦,就成了別家的人。當日我同黃藥師商議起兵,你也是在旁邊耳聞的,那時便有了最壞的打算,現今他可和善許多,怎會去怪他?
他做的很好,將我供在上頭,藉著大義聚攏舊部,確實是一著妙棋。更不用說善待趙家之人,非但未殺趙禥,還請了趙與訔這等前朝宗室為相,一招便化解了所有抵擋,讓東南面免於戰火,也算是功德無量了。到底是十幾年歷練,成長起來了,開國之君,當是如此,方能復興漢家。”
程英這才放心,說道:“開國之君如何輪得到他?明明是真君見世間疾苦,有心解天下倒懸,才成就了今天這般模樣。他不過是個幸運的小子罷了,換成李過、王過,有真君扶持,一樣能有此成就。
是以他也有自知之明,不敢妄自尊大,常對我言:‘我朝實建於真君,如漢高之於前漢,我不過坐享其成而已。待得百年之後,若能得太宗廟號,也能含笑九泉了。’”
沈元景笑道:“原來他是想要做唐宗,你夫唱婦隨的,是否也想做個文德皇后?”見對方坦然點頭,他接著道:
“楊過倒也有李世民的幾分風采,身先士卒,周旋於三國衝突之地;當機立斷,吞宋廷於不備;籠絡故交,赦免舊臣;他趁著蒙古內亂,盡起三路大軍,從西而東,將北虜趕出中原,足見決斷智謀了。”
這一番誇獎,程英便知他已經知道了些什麼,輕聲道:“然則,非有真君庇佑,這些事實難完成。”
沈元景哈哈大笑,說道:“你來此找我,又有什麼大事要做了吧?是蒙古國要再次統一了?”
程英也跟著笑了,說道:“果然什麼都瞞不過真君法眼,過哥他要北伐了,決意親自去做,請真君回長安,鎮壓江山。”
沈元景沉吟一陣,說道:“他已然佔了黃河以南,還據有大名府與濟南府,人又年少,按道理應該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過,這楚國江山得來僥倖,少了磨鍊,朝中新進大臣還有些南人習氣,真有一二十年承平,說不得就是又一個趙宋。
況且軍中就那幾個大將還有些能看,其餘青黃不接。蒙哥和忽必烈又都是一方雄才,統一部族後,自然不會給楊過留時間。若想混一華夏,此時北伐,確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程英驚喜,說道:“那真君是肯跟我回去了?”
沈元景搖搖頭,說道:“我若去,定是到往前線,去什麼皇宮?”他伸手止住對方話頭,接著說:“你也無須擔憂,只要我還在一日,這朝廷上下若還有人敢反叛,絕不輕饒。”
“可是這朝中需要有人主持大局,黃島主清高,恐怕……”程英還是有些擔憂。
沈元景“嗯”了一聲,說道:“不是還有你麼?”見對方不解,又說:“請穆念慈以太后身份監國,你從旁為輔助,在加之黃蓉那丫頭,三者合一,名位權謀都有了,我再讓李莫愁來此坐鎮,制服朝中那些個大臣,有何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