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這個叫小籠包,是這個地方的特色。”楊晚伊給李月月解釋完後,又對楊晚宇說道:“二哥,喜歡吃,多吃些,糖坊幹活很辛苦,吃飽才有力氣。”
“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劉榮是個極有眼色的人,他聽了幾人的對話,連忙起身又去搬了兩籠小龍包過來:“晚宇,能吃是福,咱們食堂的飯菜,一週七天不重樣。”
言下之意,就是喜歡吃小籠包,今天就多吃些。
飯後,幾人去了一趟糖房。
劉榮指著車間裡的已經建好的五個爐子:“晚伊,你是不是擔心糖廠的銷量,所以才只建造了五個爐子?”
楊晚伊搖搖頭,她在老家的時候,就對自家的燒煤的爐子有些不滿。
“劉叔,我在海市認識一個工程師,是做機械設計的。我聯絡他初九來一趟”楊晚伊走到爐子面前,看了看下面燒煤的空道:“咱們糖廠的生意,肯定是越做越大,光靠這種落後的生產裝置,是不行的。”
當初之所以決定在蘇市辦分廠,她便在考慮劉明達的機械廠開在海市,能給這邊提供不少幫忙。
“劉叔,這邊能不能買到那種特大的電飯鍋?”
她想在自動化機械還沒做出來之前,先試一試那種大的電飯鍋,應該比人工好使一些。
劉榮恍然大悟:“晚伊,你是想用電飯鍋熬糖漿?”
“要不,我先拿咱們食堂的過來用一用?”
楊晚伊點點頭:“劉叔,這個糖房到了夏天,裡面的溫度高的嚇人,當初讓你隔成小間,也是想給糖房撞上空調。”
分廠的安排規劃,是楊晚伊早早就跟劉榮對好的,她讓人把熬糖漿的單獨放在最裡邊,出來是做糖的工作間。
待糖做好後,從視窗端出來,倒入外面的流水臺,給外面的人包裝。
只要視窗關好,外面是看不見裡邊的工序,也是為了糖方的保密性。
就在劉榮思量空調該如何安裝時,楊晚伊冷不丁又丟擲一個問題:“劉叔,你這邊有認識的律師嗎?”
劉榮愣怔一下,感覺自己的年歲有些大了,跟不上楊晚伊的思路:“晚伊,好好的找律師幹什麼?我有個親戚就是做律師的。”
楊晚伊莞爾一笑:“劉叔,讓你親戚幫咱們擬定一份保密協議,凡是進糖房工作的人,都要簽訂這個保密協議。”
“我們每個月給糖房工作的人,發50元保密津貼,一旦他們私自將咱們秘方洩露,咱們將追責,輕者賠償,重者判刑。”
“這麼嚴重?”劉榮驚得嘴巴張得老大,半晌之後連連稱讚:“晚伊,你這個主意好,這樣咱們就不怕秘方洩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