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兒子?你家又沒有皇位給兒子繼承,何必這麼固執?”
本來有些消沉喪氣的左軍,被楊晚伊最後一句話給說笑了。
可不是嗎?
左家又沒有皇位留給兒子繼承,何必耿耿於懷?
左軍釋懷“小姑娘年紀輕輕,挺有想法的,叔叔謝謝你!”
楊晚伊這一翻帶著後世思想的話,讓在場所有人即震驚又認可。
眾人離開時,心思各異。
楊鴻喜的目光,一直追隨者楊晚伊。
回想著楊晚瀏被賣這件事,這個侄女的所作所為,可謂是手段凜冽,又剛柔並濟。
再客觀看看楊家三房,楊晚伊不是男人,也沒有招婿上門,一樣憑著自己本事,賺錢養家。
楊晚伊一路抱著楊晚瀏,回到家中已是深夜。
家中剩下的四個孩子,見到楊晚伊將小六帶回來,一個個激動的跑上前。
六個孩子抱作一團。
楊鴻喜心情複雜,時至今日,他終於看明白,楊家三房,在堂弟故去後,將老太太送走後,不但不會落寞,反而越來越好。
這六個孩子,在楊晚伊的教導下,明辨是非,團結友愛,勤勞努力。
他們就是楊家三房的未來。
他們朝氣蓬勃,像初升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
再看楊家三房的上一代,自私自利,彼此仇視怨恨,見利忘義。
或許晚伊說得是對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空白的紙,想要畫出絢麗的彩色,還是變成漆黑的汙點。
全靠教養人的用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