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災災民若是無錢買糧,可先在各自縣衙登記領糧,秋收時按糧食時價還錢。
另外家中若有兩個以上青壯勞力,可出一人入行伍。
這一提議當朝提出來,朝廷官員們一時熱議不休。
元帝難得露出讚賞之意。
“三皇子倒是有治世之能。如今國庫空虛,奸商哄抬糧價,百姓們春播在即無糧下種,青壯勞力們無田可種則容易聚眾鬧事。”
顏明德對楚昭業這主意大為讚賞,“三皇子這主意,將這幾條都兼顧了。再說,府庫空虛,不找糧商借糧也沒法子了。”
顏寧看父親毫不掩飾對楚昭業的稱讚,心裡卻覺得沉重。
楚昭業的確有才,若是他奪嫡失敗就安於做個賢臣也就罷了。
可惜,他是不會安於做個賢臣的。為了皇位,他絕對是不死不休。
“父親,那聖上採納他的辦法了?”
“哪有那麼容易啊,再好的法子,總有人扯皮,我看少說也要扯上幾天。”
顏明德對朝中幾個文官,是真心看不上。不能純心謀國,總是盯著私利。
“對了,聖上訓斥了工部尚書。工部尚書辯解說去年曾上折修堤壩,被二殿下駁回了。”
“二殿下承認啦?”
“白紙黑字,他不認也不行啊。聖上稱讚了三皇子,對二皇子訓斥了一頓。”
工部尚書,前世不肯投在楚昭業門下,被楚昭業藉故換了自己人。
今世,楚昭業提早將他收服了?
“那工部尚書會不會被罷官啊?”
“我看尚書是做不了的。不過,他原本也想外放,這次,搞不好能如願了。”
“父親,那楚昭業有沒有提到,徵收入伍的災民,收到哪支軍中啊?”
“這倒沒說。按往年的慣例,兗州和京外守軍肯定要有一部分的。尤其是兗州,那邊毗鄰北燕,但戰事又不多,是練新兵的好地方啊。”
前世楠江水災,受災沒這麼多,楚昭業也是主持了賑災,獲得了元帝青眼。
今世,他還是憑此獲得讚譽了。
只是,看他最近作為,又針對太子哥哥,又要拉下楚昭暉,到底目的為何呢?
顏寧回到薔薇院,覺得有些心煩。
楠江水災,她不能動手腳,這關係到十多萬災民的活命機會,那楚昭業呢?他會顧忌這些人命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