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帝的旨意下去,幾位皇子都忙碌起來。
太子代元帝祭天,這可是輕忽不得的大事。禮部官員擬了一個又一個章程,呈交到楚昭恆這,楚昭恆全否決了,“楠江山洪,百姓遇災,一切從簡即可。”
刪減再刪減,連百官城外送行都省了,最後就剩下太子鑾駕到皇覺寺,在皇覺寺的通天塔念祭文祭天。
元帝拿著這份祭天章程,點了點頭。
太子楚昭恆力求節儉、行事不張揚的做派,元帝很滿意,“到底是太子離京,還是讓百官到城門送行吧。”
“父皇,兒臣只是代父皇祭天,來回也就十來日。百官送行又得罷朝一日,城門百姓進出又不便,不如就不擾民了。”
“也好。既然這樣,就依這章程吧。”
元帝首肯後,楚昭恆和太子府上下鬆了口氣,開始準備起出行事宜來。
明福留下看管東宮,太子太傅和少傅年紀都大了,楚昭恆讓他們留下,免得舟車勞頓。
封平回了一趟顏府,也不跟隨出行。
第三日,太子楚昭恆,收拾停當,趕在早朝前,向元帝辭別。
“你早去早回,再帶兩個太醫一起去,你的身子弱,以防萬一。”
“是,兒臣多謝父皇。”楚昭恆磕頭謝恩。
他若是不盡早聽命離京,難保父皇不再多生疑慮。元帝只是不信欽天監的話,但是,他信天命。
辭別元帝后,元帝去上早朝,太子楚昭恆坐上太子鑾駕,出了南城門,輕車簡行,向皇覺寺而去。
這,還是楚昭恆第一次離開京都城。
出了南城,他不顧大家勸阻,執意換馬而行,讓太子鑾駕在後面走著,自己帶著招福和招壽,還有陳昂和蔣立淳,由姜嶽帶人護衛著,一行二十多人當先行去。
這幾日,倒難得天天有太陽,曬得人暖洋洋的。
騎了半日,楚昭恆覺得有些疲累,身上都略微出汗了。
“公子,就在這裡歇一會吧。”姜嶽看看後面,都看不到跟著儀駕行走的大隊人馬了,提議在路邊歇息片刻。
“是啊,公子,我們在這歇息一下,等後面的人趕上來吧。”陳昂是文官,早就有些受不了了。
“好!就在這歇息一下。”楚昭恆看看姜嶽選的這地方,還挺不錯。
這裡是官道路邊,離左邊的山麓還有段距離,前方一里左右,就是官道的轉彎處,轉過去就到了山麓另一邊,看不到了。右邊地勢較平坦,有一片樹林,遠遠看去,星星點點綠色,枝頭爆出了新芽。
楚昭恆下馬,將韁繩丟給招福,自己慢慢在草坡處行走,看著風景。
姜嶽看楚昭恆答應了,連忙下馬,帶著侍衛們鋪氈子,搭個帳篷。
很快,帳篷搭好,姜嶽看到楚昭恆已經快走到樹林邊了,連忙趕過去,想請他回來歇息片刻。
陳昂和蔣立淳歇息片刻,緩過勁來了,看楚昭恆往樹林邊走去,也慢慢跟過去。
這時,姜嶽忽然覺得情況有異,樹林處撲出幾條人影。
他大叫,“殿下,小心!”一邊抽出腰刀,雙腳一蹬,就向楚昭恆那邊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