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帝楚昭恆,史書上被稱為明君,記錄了不少其賢明事蹟。
跟隨這樣的君主,朝廷大臣們,覺得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的地方就不說了,君主賢明,廣納建言,說對了聽,說錯了也不會亂罰,腦袋就安穩了。至少不用每天上朝都懷揣著一顆上墳的心吧?
再說君明臣賢,將來史書上記上一筆,也是佳話啊。
可這不好的地方,實在太不好了,這位皇帝竟然不喜歡選秀女。
天下多少豪門大族,就等著新皇登基廣選秀女,然後將自家精心培養的女兒、孫女兒、侄女兒等等,諸如此類的美女,塞進宮廷。一招得寵,家族就能更上一層樓。
京城安國公府,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
原本就是個空殼子的國公府,就因為出了個皇后娘娘,如今家裡的世子爺,已經是三品實權將軍了。
可惜,皇后娘娘命苦,這麼多年,竟然沒生下一兒半女。
要不說皇帝長情呢,沒生下一兒半女,皇后娘娘還是穩居中宮,半點沒被廢的苗頭。
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幾乎每年,楚昭恆的案頭,都會有一摞奏請他選秀選妃的奏摺。
李錦孃的長春宮裡,每年慣例的幾次命婦朝見時,也會有各府誥命們探話。
這日,她送走了最後幾個朝見的命婦後,忍不住冷笑,多少人都等著一步登天呢。她慢慢伸手,摸上自己的肚子。
安國公夫人留在了最後,看著女兒如今日益雍容華貴的樣子,直想嘆氣,趁著沒人了,她移近了幾步,“皇后娘娘,您如今還年輕,選秀之事你只管轉告聖上,一切自有聖上定奪。您當務之急,還是先懷上個皇子啊。”
“夫人,皇后娘娘可能已經懷上了呢。”織夢在邊上,壓低聲音,喜氣洋洋地插嘴。
安國公夫人一喜,“這是真的?”
“還未傳太醫來請脈,應該八九不離十,娘娘的小日子已經過了十來天了。”織夢又說道。
“真是祖宗保佑,皇后娘娘,這可不能輕忽,應該快些傳太醫來看看。”安國公夫人喜得雙手合十,唸了聲佛,又囑咐李錦娘。
李錦娘露出淡淡一絲微笑,隨即,那絲微笑就消失無蹤了,“母親,就算誕下皇兒,又有什麼用,皇長子可是楚寶融。”
自從當年小產之後,她想要孩子,卻一直沒有懷上。楚昭恆在女色上看得很淡,但按照祖制,每月初一、十五都會歇在皇后宮中。
這幾年下來,好不容易又懷上了,可是,這孩子是嫡子,卻不是皇長子!想到賢妃生的楚寶融,正在太后宮中承歡,她心中就一陣暗恨湧上。
“皇后娘娘,先好好把孩子生下來,這才是要事啊。我回府後,就送兩個懂安胎的嬤嬤進宮來伺候吧?”安國公夫人看女兒神色有些鬱郁,小心地勸道,“聖上對女色看得淡。宮中也沒幾個妃嬪,皇后娘娘不如就勸說聖上選秀。”
宮中人多了,賢妃這樣的,自有新來的妃嬪去爭鬥,李錦娘也就省了不少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