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李敬,問道,“李敬,去年楠江大水時,招募了一些災民入伍。如今京郊四營都要抽調兵力去兗州等處,我打算派人去英州帶兵來京,你是否能勝任?”
李敬一聽,滿臉驚喜。兵隨將動,京郊四營的兵要調走,就意味著有一部分將領要調走。太子殿下讓自己去英州接那些士兵,等於就是給自己升職啊。
他大喜過望,“末將必定盡力,不辱太子殿下厚望!”說著,他就想起身磕頭。
楚昭恆擺了擺手,“自家人不用多禮。只是,此次去英州,封平也要去,屆時路上你多聽聽他的意思。”
“是,末將明白了。”
其實,李敬既然入了軍中,何嘗不想能搏一搏功名呢?無奈,如今的戰事,要麼在南邊,要麼在北邊,這兩邊有鎮南王府和顏家,他去了挨不上。其他零星的剿匪等戰事,各地地方駐軍分功都來不及呢,等他知道訊息,黃花菜都涼了。
而父親偏偏又將他按到京郊西營,這幾個地方,以前靖王爺和林家才能說上話,所以,他這個安國公府大公子,雖然沒人敢欺負輕視,但也沒人願意提拔。
安國公也是高興,自己一心想要讓兒子出息,如今太子給了這機會,如何不喜?
楚昭恆看了看李敬,這人楚謨評價是沒大出息,勝在沉穩聽令。
聽到楚昭業的提議後,顏寧覺得還是得防著點,所以,建議他那些新兵,最好派信得過的人為將,同時,京郊四營,也不能全是新兵。
他覺得有理,所以,京郊四營去了一半兵將後,他將剩下的兵將放在南營和北營,打算新兵都放到東營和西營中,而李敬就在西營,正好讓他為將,順便也看看李敬業這個兒子,能否堪當大用。
李敏看到大哥獲得重用了,有些心焦,他在太學院也待了幾年了,只是一直沒能下場考試。
楚昭恆看到李敏難掩羨慕之色,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
李敏可能因為是小兒子,在家中受寵,與他大哥比起來,沉穩不足,才能也欠缺,還是繼續在太學院磨一磨的好。
安國公看小兒子那神色,咳了一聲,對楚昭恆說道,“多謝太子殿下。”
“李敬本身也有才幹,提拔也自是應當。”楚昭恆淡淡說道。
安國公連說了幾句殿下英明,讓李敏去吩咐開宴。
內院裡,安國公夫人帶著兒媳婦,陪李錦娘吃了一頓家宴。
席間聽說太子殿下有意讓李敬去英州歷練一趟,安國公夫人高興地紅了眼眶,對李錦娘說道,“你大哥這幾年在西營,是委屈了。幸好太子殿下願意栽培啊。這可都是你的功勞,太子殿下看重你呢。”
李錦娘知道楚昭恆栽培自己兄長,也是高興,聽母親這麼說,羞紅了臉,“母親胡說什麼。再說提拔大哥,也是應該的。”
安國公夫人高興,李錦孃的大嫂也高興,更是小意殷勤照顧。
李錦娘回東宮後,對楚昭恆行禮道謝,“多謝殿下對妾身孃家兄長的照顧。”
楚昭恆看著李錦孃的眉眼,伸手扶了起來,“你我既是夫妻,道謝就見外了。”
李錦娘應了是,心中更是湧上甜意。
楚昭恆又吩咐東宮內院的事,交由李錦娘處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