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一種很奇妙的心理寫下這篇東西。
大概有沮喪,有難過,也有幾分釋然吧。反正很奇怪,原本我以為完結了,我心裡會輕鬆不少,但結果昨晚幾乎沒睡,倒是帶著家裡養的貓和鳥熬了個夜。
就,心裡挺不是滋味的。
這本書從開書沒多久,其實就是被罵過來的,一開始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所謂“克蘇魯迷”,我只在模組裡寫了五個字,就直接噴我說我肯定寫不好這個,寫出來的是垃圾,不尊重原著等。說實話,當時一度有切了的衝動。
後來慢慢調整狀態,也慢慢撿起來重新開始寫,總算是寫出了點成績。
不過,也因為我這個人有些臭毛病——喜歡挖坑,挖深坑,第一章的坑,最後一章來填那種,導致中途走了不少的人。
其中反響最大的幾個點。
一,主角的心態變化問題。因為寫的是一個從普通人慢慢轉變成“超人”的過程,其間犯的一些錯誤也就再說難免。佛祖為了從孔雀肚子裡爬出來,不好在它身上鑽了個洞麼?
書中塑造了很多個形象,有個人慾望更強烈一些的陸淵,有英雄主義濃厚的寧宇,還有命令大過一切的伊麗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人無完人嘛。
所以雖然大部人不接受,甚至嚴重影響到了書的成績,但我還是沒有改它。
就當是我頭鐵,非得狠狠地在一塊鋼板上撞到頭破血流、撞個質壁分離吧。
二,節奏問題。在我自己的大綱設計中,全書是分成三個部分的,也就是三卷內容。
第一卷,是陸淵的個人秀。這時候的陸淵,無論是心態上,還是實力上,都屬於最稚嫩的時期。所以,他需要在塵世中浮沉、煉心,最後找到自己的方向。
其中一些錯的、對的、遺憾的、喜悅的,都是他的閱歷和成長曆程。
第二卷,是屬於所有地球人的。陸淵擁有了實力後,接下來做的,就是引導所有人一起進化。
但是這個進化也得講究方法,到底是直接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最後陸淵的選擇是:開個賣釣竿的魚店。
裡面有賣漁具,也有賣現成的魚。
只要腦子夠靈活,你就可以一邊享受魚的鮮美,一邊享受漁的快樂。
這一卷的主旋律是進化與融合,但說實話,沒寫好,至少想寫的幾乎沒寫出來。
因為心態崩了。
武道大會是我想用來體現這個的東西,但一堆人說不好看,催著趕緊過。
當時挺氣的,就真的直接跳過了,這大概就是新手寫書的通病吧,太容易受影響。
原定計劃,在後來的星際爭霸事件中,是真正展現各種元素大融合的高潮。
科技和武道、異能以及各種神秘側力量的融合,產生的一種質變,原本都是想在這裡體現的,不過很顯然,寫得是虎頭蛇尾。
第三卷,也是最後一卷。這一卷原定計劃是寫2040萬字的,主角也不再是陸淵,而是每個被派往了對應世界的人,或是該世界的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