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九州列國傳> 第五十二章 少年心事當拏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少年心事當拏雲 (1 / 2)

少公子現有的三套禮服是司衣局連夜趕製出來的,為的就是祭拜之日和夜宴之時派上用場。好在司衣局的莘姑姑是個雷厲風行,心靈手巧之人,少公子的每一套禮服都十分妥帖,繡工精良。而後的冬衣與狐裘還在趕工之中,這倒也讓少公子不再身著單一的白色。他今日身著松花色深衣,衣襟與袖口為流黃色錦緞滾邊,錦緞上繡著與衣同色的祥雲紋。腰間玉鉤連線寬邊錦帶,使他的身體顯得欣長無比。錦帶上掛著象徵身份爵位的玉佩及犀牛角,頭上的玉冠已經換成了鏤空的竹葉鎏金冠,遠遠望去還真是絕世無雙。

“昭明君如今這身打扮,險些讓老臣不敢認。”往雅音樓的路上,少公子遇見了宋錦書,他不再是隱士一般的打扮,也與少公子一樣,穿的十分周正。

少公子笑了笑,邀請宋錦書與他同路。

夜色漸漸濃了起來,少公子吩咐身邊的宮娥多掌了幾盞宮燈,以便照亮宮道。

“執有一個疑問,不知可否由丞相來解惑。”少公子與宋錦書並肩行走,開口問道。

“你是不是想問關於玉顏公子的事情?”宋錦書將少公子的心思猜了個通透。

少公子點了點頭,自從他回到王宮之後,所有人幾乎都見到了面,唯獨這位玉顏公子,想是將來他們應當會有好一番的惡鬥,與其這般躲著,倒不如見上一面,看看這玉顏公子到底是如何。

“我也是昨日才接到宛城傳來的訊息,玉顏公子得知周王另有所謀,並不想將儲位輕易的交給他,因此先去求了自己的孃舅,現掌管暗影閣的宗主,青顏王后的兄長姮長朝,料想這位姮長朝是讓玉顏公子忍辱負重,所以他才又去了宛城求手握重兵莘奴將軍。”

少公子聽著宋錦書的話,顯然不是很明白玉顏公子做著一些列的事究竟有什麼用。宋錦書看著少公子臉上不惑的表情,又繼續說道。

“姮長朝作為玉顏公子的孃舅,對其疼愛超過的周王,玉顏公子見地位有威脅,自然是去最親近的人身邊求助,這個我便不做過多解釋了,至於宛城的莘奴將軍,還要從莘家說起。”

早在商初之時,莘家便一直作為不可撼動的貴族之臣,綿延到商末時,紂王昏庸,寵信佞臣,蒐集美人,並且任意妲己禍國,其六親不認的面孔使得各個宗親貴族,諸侯將相噤若寒蟬。莘氏有女名折桂,此女嬌俏無比,更是才滿都城。紂王聽聞,便命莘氏將此女送進宮,供其享玩。可莘折桂與那時還是周地諸侯的玉家長子已有婚約,更是兩情相悅。可其父親為了保全莘氏整族男子在紂王跟前的利益,不顧莘折桂反抗,將她以與玉家長子賜婚為由騙進了王宮,受盡紂王*,也受盡妖妃妲己的折磨。而後玉氏與姬氏推翻紂王,攻入都城之時,莘折桂獨身一人為諸侯聯軍帶路,致使紂王的統治如危樓傾倒,瞬間崩塌。分封之時,莘氏整族因為莘折桂的舉措依舊保持了原來紂王時期的榮耀,可莘折桂卻身心俱疲,遇見當時的摯愛,卻再也不能以滅國后妃之身面對即將登頂的玉氏長子。許是心裡帶著對其父的怨恨,以及莘氏整個家族不惜以犧牲女人而委曲求全的憤怒,她遠離了都城,一路哭著走到了黑崖上,一躍而下,摔得屍骨無存。自此以後,莘氏便像被詛咒了一般,人丁迅速凋零,甚至不再有莘氏男丁降生。

莘折桂的怨氣難平,但也沒有絕了莘氏的後路,從那以後,莘家的女兒受到了周王的重用,並且是九州上唯一一個除了諸侯女公,可以招婿入贅士族。想來也奇怪,這冥冥之中彷彿就做好安排一般,留在莘家招婿入贅的莘氏女接連生的都是女兒,可嫁到別家的莘氏女卻偏偏生的都是男子。由此,莘氏女在周地倒是各個貴族難求的媳婦。

少公子隨即想到了宋爾延的妻子,看來這宋爾延倒是傻人有傻福,娶了名滿天下的莘氏女。

宋錦書看出了少公子眼裡羨慕之意,便半開玩笑地要給少公子介紹一位莘氏女。少公子連忙擺手,繼續請宋錦書說下去,莘家一堆女人的地方,怎會出了一個男將軍。

當時守在宛城的正是莘家大姐,按照輩分來說,正是現在宋爾延良妻的大姨婆,而守在汝南的正是霍家,那時的霍家還與莘氏交好,周殷王的叔父榮盛侯娶了莘氏女,生了平昌公主與延慶侯,而延慶侯所娶的正妻正是霍家與臻嬪霍臻同父異母的妹妹霍寧。先前被莊荀先生搗毀的那家暗娼館兒,就是這延慶侯與其妻所生的綿龗君,玉灕所設的。說到這個綿龗君倒也奇怪,明明周王給了封地靈川以北的灕水郡作為封地,可偏生這綿龗君是個閒不住的人,尤甚喜愛經商,一年之內有八月之久不在封地享盡榮華,偏偏滿天下地雲遊,學著那些商人走貨經商。至於這綿龗君也是個傳奇的人物,宋錦書並沒有再與少公子詳說,轉而繼續地說起少公子所問的辛奴將軍的身世來。

莘家的大姐從小喜愛劍道,年少遊歷山川之時,在江淮遇見一隻白猿,見其會使竹棒便與之切磋,最終悟得劍道。莘氏大姐武功高強,更是善用兵,一心將心思全都用在操練軍隊以及排兵佈陣上,被周先王封為九州第一位女將軍,鎮守宛城。當時莘家掌家的正是莘家四妹,這位四妹正是宋爾延良妻的外婆,她見大姐遲遲不婚,更怕將來大姐是去之時無人送終,於是便與嫁給霍家二公子的莘二姐商量,若是二姐有了男孩,先過繼給大姐,以便大姐老去,身邊能有個孩子照料。霍家大公還在世的時候,霍家的任何人不敢露出什麼越矩之心,裝作忠心人臣的模樣,倒也能欺上瞞下,霍家大公那時真心敬佩莘家大姐的能力,聽聞莘四孃的建議,立即贊同。於是在莘二姐生了第一個男孩之後,便過繼給大姐,取名為莘奴。

汝南與宛城相隔不遠,兩城之間更是擁有九州之險的宛南關,是進犯周地的必經之關。少公子借道楚地進入周地之時,走的也是這宛南關。兩城烽火想通,並肩於谷地,形成了天然的攻夾之勢。宛南關原有三百萬雄兵,兩城分有一百五,兵符更是霍家與莘家一人一半,必要時需要合二為一才能調動兩城之內的軍隊。當年霍家大公辭世之後,霍臻亂政,莘家大姐就是因為得不到那一半的兵符去都城救周殷王,而活活被氣的吐血而亡。霍家掌政了之後,覺著莘奴本是霍家的人,便放心的繼續讓莘奴接替莘家大姐的位置,繼續掌管宛城。後來歷將軍西征,霍家合併兵符將汝南所有的兵力全部調去攻打鄭國。鄭國傾覆了,可剩下汝南的殘兵敗將卻再也成不了氣候了。兵符再次回到莘奴手上時,是霍家準備謀反之時,霍家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想要傾覆玉氏的統治,卻沒想到走到最後一步之時,被一直信任的莘奴將軍挖了牆角。莘奴不但沒有聽霍家人的話,揭竿而起,反而將兵符送還給了周王。

事情敗露之後,莘奴的生母莘家二姐被絕望的霍家人怒而刺死,周王為莘奴將軍痛惜,自此滅了霍家滿門,卻唯獨留下了流著霍家的血,卻不承認自己是霍家人的莘奴。後來,他依舊獨身一人守著宛城,得周*任,手上持有一半的兵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