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小姐經此一事後,起初一段時間,似乎也轉了性子,不再四處的惹是生非,每天按部就班的上學下學,待在家裡溫習功課,甚至都有興趣在學做一些女紅。
因為閨女忽然的變乖,讓譚震山喜不自勝,他跟我父親談起這件事,語氣都透著掩飾不住的欣慰:“沁柔好像一下子就長大成人,變成了一個大姑娘!”
但是譚大小姐都沒有讓譚震山的欣慰超過一個月,就又開始不安分起來,她參加了臨勐時下最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國會。
這個抗日救國會,可不是那種躲在家裡,給前線做襪子鞋墊的團體。他們以學生為主體,每天在臨勐城內宣傳抗日,四處張貼標語,動輒就組織幾百個乃至上千學生上街遊行。
我在臨勐的街上,見過他們的遊行,和當年我在北平讀書時候參加的遊行大同小異。喊著什麼“軍民一心,共御外辱!”
“中華民族要誓死為獨立而戰!中華民族要誓死為自由而戰”
“驅逐倭寇,還我河山!”
諸如此類。
對於學生到底應不應該放下書本上街遊行,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政府高層是不支援學生這類行為的,他們還是希望學生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把讀書和打仗混為一談。在他們看來,抗擊外敵流血犧牲是軍人的事,各司其職恪守本分才是一個國家應該有的樣子,哪怕這個國家已經支離破碎的沒了樣子。
但是因為我們的軍隊在前線節節敗退,高層們的說教呼籲也就沒什麼說服力。在學生們年輕激盪的熱血中,那些話甚至連耳邊風都算不上,他們還是每天罷課,去各個學校串聯,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他們當中來。
臨勐只有三所高等學校,以蔡鍔將軍命名的臨勐松坡中學,從廣西遷至臨勐的廣西工學院,再就是臨勐女中。三所學校的學生加在一起,也有近三千人,上街遊行雖然不可能全員參加,但是在遊行過程中,還會有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不斷的加入,最多的時候他們的集會也有兩千人左右。
我不知道抗日救國會到底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團體,但是他們組織這種集會真的是弊大於利,上千人的集會,如果不幸被日軍的冷炮擊中,那將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所以每次學生集會,都會被軍警限制在城隍廟以東,因為這裡並非軍事區,所以很少有日軍的炮火光顧。日軍的炮擊一般都是事先標註了座標,在他們的炮彈數量有限的條件下,這些非軍事區目標被炮擊的機率相對較小。
總是被固定在這一區域集會,讓學生們很不滿意,他們想要去人群更多的地方,去覆蓋更大的受眾人群,來展示宣傳他們的抗日熱情。
負責警戒學生遊行集會的是臨勐警察局,因為警力不足,又透過我們的上峰,就近從新200團抽調來一個連計程車兵補充警戒力量。
每天的無所事事,我又不願意整天的面對黃文烈一副憂國憂民的臉,於是就主動請命帶隊來參與維持秩序。
警察在街上設定了路障,拉上鐵絲網,將學生分隔在另一邊。警察們手持盾牌木棍列成一隊,擋在鐵絲網後面,我們新200團計程車兵殿後,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