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炮戰在臨近傍晚的時候,終於偃旗息鼓,這樣大規模的炮彈消耗,對日軍來說承受的壓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現在日軍的彈藥物資補給,已經遠遠不能和戰爭初期的時候相比較,物資的匱乏,如今已然成了他們繼續侵略擴張的最大制約。
為了消除這些不利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日軍在短短半年時間裡,攻陷了整個東南亞以及印度部分地區,他們在當地大肆掠奪包括礦石、石油以及糧食等戰備物資,用以補充侵華日軍的後勤補給。
這也是為什麼,日軍會在中國戰場上尚不能完全控制局面的情況下,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的最重要的原因!原因只有這一條,物資!物資!還是物資!
對於今天日軍忽然的發動這麼大規模的炮戰,軍部長官們自始至終都感到莫名其妙,找不出原因,最後也就只好歸結於日軍的攻擊成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情報部門才在日本國內的報紙上,看到了一則“在中國滇西遭遇狙擊手襲擊陣亡的聯隊長藤原正剛”的訊息。
藤原正剛系出名門,藤原這個姓氏在日本是貴族大姓,藤原家族的人非富即貴。藤原正剛本人,也是出身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高材生,只有二十六歲,是日本軍界最年青的大佐!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當天藤原正剛是剛剛才由日本國內調任於此,據說是連一口水都沒喝就急於視察陣地,沒想到被一發冷槍掀掉了天靈蓋,當場斃命。
這些事情在當時訊息不暢的情況下,我們根本是無從知曉,我只是猜測阿妮幹掉的可能是一名級別很高的軍官,但是我最多隻猜到了少佐的這個級別,再也沒想到會是這麼高階別的軍官。
日軍的瘋狂報復,也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永遠也不要在面對敵人的時候幻想和平,因為你的敵人翻臉的時候,絕對不會預先提醒你,他們最先給你看的就是雪亮的刺刀!
“日軍的炮擊也算是好事吧,起碼替我們檢驗了咱們陣地的防炮能力,您說呢,團座。”我和黃文烈一前一後的巡視著被炮擊後的陣地。
“傷亡情況怎麼樣?”黃文烈沒有理我,而是去問一個剛剛跑過來的連長。
那個連長回答說:“陣亡了五十三個,傷兵的數量和名單還在統計,恐怕也不會太少……”
見龍灣陣地是被日軍炮火重點轟炸的目標,傷亡也是所有陣地中最大的,工事被破壞的程度也同樣嚴重,幾乎是相當於要重修陣地了一樣。
接下來的幾天裡,在我的“循循善誘”下,黃文烈開始一趟一趟的去軍部,去磨來更多的物資用來加固我們的防禦工事。雖然物資奇缺,但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在我的頻繁的死纏爛打戰術下,這類物資還是更多的被運送到了見龍灣陣地。
防炮洞自然是不用說,加固修整根本不用派人監督,丘八們在這一次炮擊過後,對防炮洞的重視程度,超過了任何事。
交通壕上面每隔一段距離也都鋪設了圓木,圓木上面附上黏土,黏土上面在用石子鐵皮覆蓋,這樣的加固方法雖然沒有達到指揮所那樣的厚度,但是都是一樣的工序。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即使來不及鑽防炮洞的情況下,也能有相對安全的掩體可供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