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不平萬念俱灰,閉目待死之際,卻忽然感受到周圍壓力陡然一鬆,睜開雙眼,頓時看到了停在面前眉心三寸處的劍尖。
“承讓了,封前輩!”鄭健微微一笑,收劍回身,負劍身後。
在場眾人,心思各不相同。
老嶽目光中盡是欣慰,還有一絲落寞,欣慰的是,有此佳徒,何愁華山不興,看著鄭健此刻的模樣,儼然已經有了淵渟嶽峙的宗師氣度,落寞的則是老嶽忽然有種自己老了的錯覺,明明年紀不大,可看到鄭健從一個小屁孩成長到如今的地步,老嶽感覺自己心老了。
至於嵩山派大陰陽手樂厚,眼神之中充滿了驚詫,還有陰霾,此子已經成為心腹大患了,他也終於知道為何丁師兄、費師兄和陸師兄三人聯手都在其手底下討不了好了,這等實力,放眼整個江湖,能制他的,恐怕唯有左師兄親自出馬了。
要知道,僅僅七招而已,而且鄭健從頭至尾沒有用華山其他上乘劍法,像太嶽三青峰、奪命連環三仙劍等都未曾用,僅僅以最基礎的華山劍法,以堂堂正正的深厚內家修為壓制擊敗了封不平!
封不平在實力上,其實與老嶽在伯仲之間,兩人一個劍法高超,一個內功深厚,但封不平對上鄭健,卻敗的如此迅速,如此簡單。
封不平的內心是崩潰的,他的多年信仰在崩塌,甚至開始懷疑劍宗的路是否正確。
隱忍了整整二十五年,封不平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代表劍宗重奪華山派門戶,為劍宗正名,可沒想到,卻被人徹底碾壓,他茫然的看著鄭健,又看了一眼身後不遠處同樣震驚的成不憂和叢不棄兩位師弟,竟有種無顏面對的羞愧。
這想法越來越強烈,封不平絕望之下,忽然倒轉手中長劍,向著脖子抹去,竟是要自刎!
“師兄!”成不憂和叢不棄大驚失色,想要阻攔已經來不及了。
幸好鄭健眼疾手快,神行百變身法一轉,瞬間晃到封不平面前,長劍介入其中,隔開了封不平的劍。
成不憂和叢不棄見狀頓時鬆了口氣,成不憂經此變故,竟是七情上面,哽咽道:“師兄,你這又是何苦呢,技不如人而已。”
封不平長長的嘆了一聲,似是充滿了無奈,“也罷,封某技不如人,任憑處置。”
鄭健見狀,看了一眼老嶽,老嶽明白,他該表態了,沉吟片刻,終於嘆道:“昔年劍氣之爭,我師父確有對不住你們的地方,我這個做徒弟的,不便說他老人家的不是,如今既然成了這副局面,封師兄,我也沒什麼處置的,所有恩怨,從此便一筆勾銷吧,你看如何?”
“封兄”變成了“封師兄”,一字之差,意思卻截然不同,很顯然,老嶽認可了三人的華山派身份,這對他來說,幾乎不可能。
原著中老嶽絕無可能認這等事情,哪怕直至他死,也從未承認過華山派劍氣之爭的內情,如今能如此做,其實還是鄭健的存在。
振興華山的重任壓的老嶽幾乎喘不過氣來,若非如此,原著中老嶽又何必惦記《辟邪劍譜》,沒有一個人天生邪惡,也沒有一個人天生正義,無非都是後天逐漸形成的。
如今卻不同了,鄭健已經可以撐起華山派大梁,老嶽心態也轉變了不少,這才有著這樣的變化。
聽到“封師兄”三個字,封不平渾身一震,不敢置信一般看著老嶽,很顯然,他昔年也是瞭解老嶽為人的,知道其能如此已經殊為不易。
半晌,封不平慨然道:“有嶽師弟這番話,封某也無憾了!就依師弟之言,以往恩怨,一筆勾銷。封某從此封劍不出,再不過問華山派之事。不憂、不棄,兩位師弟意下如何?”
成不憂與叢不棄相視一眼,異口同聲道:“願隨師兄,我們三人同氣連枝,師兄之言,便是我等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