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戰國之東帝> 第四百三十五章 晉升之路 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五章 晉升之路 下 (1 / 2)

此時,田冀聽到鶡冠子的話,立即問道:“太傅說的是,這幾年來,寡人也覺得各地大夫與士師舉薦的賢才也不盡人意。只是,不知道太傅有何辦法改變這個現狀。”

“有。”鶡冠子點了點頭,然後拱手道:“人君者,端神明者也,神明者,以人為本者也,人者,以賢聖為本者也,賢聖者,以博選為本者也。

故而,臣以為君王當以博選為本,而現在各地大夫與朝中重臣每年舉薦的人才不過一人,故臣以為人才沒有出現的關鍵,就在於舉薦的人才太少,不僅各地大夫難以抉擇,而且舉薦到臨淄後,臣與大王也難以抉擇。

故,臣以為改變現狀的第一件事,便是增加各地大夫以及朝中重臣舉薦的人才數量。”

田冀聞言,立即看向群臣問道:“不知諸卿以為太傅之言如何?”

群臣聞言,皆露出贊同之色。

之前,各地大夫,還有朝中重臣每年都有一個舉薦賢才為官的名額。可是,每年群臣舉薦的人才都沒有出現讓人眼睛一亮的大才。

之所以如何,一則是因為人才展露才華後,便有可能被群臣招納為門客,然後直接任命為屬官,就不用經歷司徒府長達一年的考核培訓了。

二則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那麼幾個親朋好友,也避免不了人情往來。所以,舉薦的名額太少,就難以每年都舉薦一個大才了。

可是,若是他們手中每年舉薦的名額變多,那人才也就可以被舉薦。

就算不舉薦人才,那也可以舉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啊···

想著,群臣皆道:“大王,司徒之言甚是,舉賢任能,這是我齊國的傳統,博選之策,甚善。”

一時間,大殿中全是對司徒鶡冠子的讚揚聲,以及對博選的稱讚聲。

田冀見此,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從群臣身上收回,再次投向鶡冠子問道:“太傅,不知卿以為各地大夫還有朝中重臣應該舉薦幾人為佳。”

鶡冠子應道:“大王,臣以為各地大夫以及朝中重臣當舉薦五人為佳。”

“五人。”田冀皺眉道:“若是舉薦五人,考核篩選倒是容易,但是,對這麼多人進行培訓並安排實習,就比較麻煩,我齊國恐怕沒有這麼地方安排所有人到各處實習啊!”

“這個簡單。”鶡冠子道:“既然博選,那麼就沒有必要全選。故,臣以為各地還有群臣舉薦的人才到了臨淄後,先進行一次考核,然後只取其中優勝者百二十人,在分配到各處任職培訓。至於其餘被舉薦者,全都讓他們返回原籍。”

群臣一聽,皆臉色一變。

按照原本的舉薦原則,朝中中大夫以上職位者都能舉薦一人,然後加上各地舉薦的人,加起來就百多人。這些人只要考核透過,就都能在齊國任職。

可是,現在各地舉薦五人,加上朝中大臣舉薦五人,那麼舉薦的人就超過七百人,然後七百人中只取優勝者百二十人,那麼就有近六百人無法在齊國出仕。

這不是之前的合格制,只要合格就萬事大吉。現在變成淘汰制,若是誰舉薦的五人,在考核後全軍覆沒,那他不僅顏面無光,讓世人以為他眼光不行,而且還有可能給齊王留下不能識人甚至不願舉賢薦能的印象。

這樣,日後他再向齊王舉薦人才,齊王會怎麼看···

或許不管大王怎麼看,反正他是無顏再向大王舉薦人才了。

此時,殿中那些以後舉薦人才資格的重臣還有各地都縣大夫,臉色全都變得沉重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